不懈探索无私奉献——记中科院院士、共产党员万惠霖教授

  • 2005年09月27日
  • 师德风范
  • 作者:
  • 浏览次数:

  bat365在线平台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她所蕴涵的时代精神,凝聚着一代代教师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共产党员万惠霖教授是广大教师中又一位杰出的代表。

  今年66岁的万惠霖从小喜爱读书,这使他在求学期间总是成绩优异。在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念了一年大学后,该校为筹办理学系而把一部分学生送到bat365在线平台化学系,万惠霖就在其中。化学王国的奇妙和蕴藏的无穷智慧与巨大力量,使爱学习的他产生了强烈的志趣,本科读完后他考上催化理论方向的研究生继续学习。从1966年初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跟他的老师蔡启瑞和许多同事一样,万惠霖一直辛勤耕耘在物理化学催化科研和教学的园地。

  “对我来说,读书是一种乐趣,做学问搞科研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归宿感和幸福感”,万惠霖说。厦大校园里有一种“三无”教授的说法,是说一些老师潜心搞研究,无周末、无节假日、晚上12点之前还没有休息而在工作,万惠霖就是有名的“三无”教授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万惠霖在教学和科研上的才能逐渐展露,他和一位师兄合著的《催化原理》系统阐述了配位催化原理,到现在还是催化化学的一本经典教科书;1982年,他被学校选派到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此前,他对分子氮等在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合方式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与实验上观察到的这些底物分子与固氮酶活性中心结合力相对强弱一致的结果,从而为上述底物的多核络合活化模式的见解提供了依据

  1990年以来,万惠霖带领课题组承担了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子课题“低碳烷烃临氧定向催化转化新途径及其理论基础”,研制出了一种含氟的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从价格低廉的天然气制取乙烯的性能明显优于不含氟的相应催化剂,被美国化学化工新闻评价为“瞄向工业过程的新催化剂”之一。

  不懈的努力结出收获的果实,他参加或主持的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发明专利。

  由于万惠霖工作踏实细致,业务精,“笔头快”,责任心强,单位需要向上面递交催化方面的基础研究规划、调研报告,重大项目申请材料和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等材料时,总是找他执笔撰写,他也总是乐于接受,认真写好。

  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做研究,正值科研黄金时期的万惠霖自1986年起任化学系副主任,1991年起一连数年兼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和化学系主任职务,从1996年到2003年,又连任了两届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还兼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单位“摊子”大、人员多,大量琐碎的行政性、服务性工作总是要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去奔波,他都毫无怨言。他还和中年教师们承担起了大部分科研和教学任务。在工作中,他总是努力顾全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培养的大局,办事力求公正。在他们的支持下,化学学科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为了教学、科研、行政“三不误”,万惠霖把休息时间挤到了最低限度,他每天总有一些到了最后期限而必须完成的事情,繁忙而压力重重的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从1991年起,每晚必须服用安眠药方能入睡。

  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的万惠霖,依然保持着谦虚好学和刻苦钻研的学风。在化学化工学院,人们都知晓“敬贤灯光”典故,说的是蔡启瑞教授和他都住在敬贤宿舍区,而且比较邻近。十多年来,非常敬重恩师的万惠霖每晚睡觉前都会习惯地往对面楼里自己的老师蔡先生书房看一眼,每次他看到老师书房里都还亮着灯光―――蔡先生一直在辛勤地工作着。这成为鞭策他不断努力的动力,他坦言:“蔡先生那么高龄还在开夜车,对学术前沿依然了如指掌,学术上仍有很高的追求,作为弟子的我怎敢有丝毫懈怠呢。我还只是站在科研的起跑线上!”万惠霖经常说,从事科学的人最重要的要有爱业、敬业的精神,这方面,“老师是我的榜样。”   万惠霖把这种学风也带给他的学生,他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很严,人品要求更严。他希望学生既要学习如何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人。他爱护学生,心痛研究生的外流,曾多次呼吁提高研究生的补贴,但他要求学生要有正直、诚实的做人准则和能吃苦、愿奉献的精神。他学风严谨,曾多次在学院和国重室会议上大声疾呼并与青年学者共勉:坚决反对和切实扭转较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浮躁甚至包装等不良风气,建立努力探索、相互宽容的科学氛围,为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扫清人为的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