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孔学研究与传播的柯远扬教授

  • 2010年10月27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周添成(1955级历史系)
  • 浏览次数:


在书房的柯远扬教授

  我和柯远扬教授同年(1955年)考入bat365在线平台历史系。大学期间,我和他同班又同寝室。我们不仅一起听课,一起活动,还一起经历了1957年的反右斗争和1958年的大办钢铁运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毕业以后,各自西东,但联系不断,一直保持着那份厦大校友情。
  柯远扬是我们那一届年龄最小的一个,入学时才17岁,但他聪明好学,成绩优异,尤其善于独立思考,不人云也云,在课堂讨论与红专大辩论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工作有魄力,曾担任班团支部书记。但在反右斗争中,由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后期受到批判,影响了毕业分配。
  1978年我出差福州,得以与阔别近20年老同学相见。那时,他刚从福建青州造纸厂学校调进福建师大,生活条件很差,记得那天晚餐他家里什么菜也没有,只好下一碗面外煮两个鸭蛋招待我,并再三说:“对不起,怠慢了!”生活苦,他不在乎,只要有机会从事科研,他就开心。这一年,他已步入不惑之年,却是他走上孔学研究之路的开始。据他说,选定孔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还是恩师、隋唐史专家、厦大教授韩国磐的点拨,他永远铭记在心。
  柯远扬学习、探索、弘扬孔学与改革开放的30年几乎是同步进行。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引人注目,现为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理事、马来西亚儒学国际大会团体理事会理事、福州市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福州市社联理事。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教授为他的专著《孔学新说》题词并作序。他不愧是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
  柯远扬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一个字去概括,那就是“新”,他于1998年出版的专著《孔学新说》就是证明。30多年来,他在弘扬孔学精华方面,抓住“创新、应用、实践”6个字,并将创新贯彻于始终,在创新中注意应用实践,在应用实践中不忘创新,使学术具有生命力。
  去年,柯远扬在《学习探索弘扬孔学三十年》一文中,对自己的研究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即一、写出新意,二、注意应用,三、更新课题,四、重视实践。柯远扬认为,古今中外,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其著作、文章之多,用车载斗量来形容也还远远不够,再写研究孔子的文章,如果都是重复前人所说,就没有意义了。正是立足于这一观点,他写出许多有别于他人的文章,如孔子懂军事;孔子的“中庸”本义,不是折中、调和,更不是“去掉有害的两端”,而是“执两用中”,中庸思想的价值在于“正确掌握适度的原则”,其缺陷在于否认转化。关于应用方面,柯远扬认为,孔学的价值,应该着重体现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于1992年上半年到全国著名的彩电生产企业——福州市福日公司深入调查,写成《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与企业文化》,此后又写成《儒家思想和石狮商工文化试探》等文章,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还有,他认为孔学研究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社会。在这一方面,他大胆尝试写了不少论文,比如最近发表在《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的一篇题为《儒学先驱柳下惠与孔子思想之同异》的论文,开辟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柯远扬研究孔学,重视实践。他认为,重视“行”是孔子思想的一个优良传统,因此,在学习、探索、弘扬孔学中,要特别重视孔学的实践性。他让孔学走出课堂,走向民间。为此,他做了三件事,即一、提倡经典诵读。他自2004年春开始组织社区成人诵读《论语》班,逢周日上午举行,前后参加者20多人,他们还带上子女一道参加,形成大人小孩一起诵读儒家经典的氛围。二、2005年3月,与福建师大学生一起开办3——4岁儿童参加的《弟子规》读书班,耐心辅导小朋友,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诵读经典的做法,经过媒体的介绍,影响不断扩大,许多社区也纷纷办起这类读书班。三是面向大众。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始终坚持面向大众开办讲座。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70多 次讲座与报告会,帮助海内外各界人士正确认识孔子,齐心弘扬孔学,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柯远扬教授退而不休,还在研究,还在写作,还在参加学术活动,还在倡导诵读经典,还在弘扬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