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我的厦大老师

王桂忠:学术成果累累、人情味浓浓的学者———记厦大海洋系李少菁教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3日 16:11 浏览次数:

图片

李老师的生日是4月7日,与厦大校庆在同一个时间段。厦大百年校庆之时,也是李老师九十岁生日之际。他的学生们准备利用回母校庆祝百年校庆的机会,也给他老人家举行一次九十华诞的庆祝活动。因为我是李老师指导的第一位研究生,又留校工作,大家公推我来筹备这个庆祝活动。不知这个消息是怎么走漏的,传到了他那里,他立马打电话给我,极力阻止我组织这个活动,理由是“我有何能何德可承受如此之重的生日庆祝”。他态度非常坚决,看来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图片

“我有何能何德……”是李老师谦虚,他一贯行事低调,不喜张扬。事实上他是我国海洋界德高望重的学者,学术成就突出。即使在退休之后,他还心系教学科研工作。海洋系新生入学之后的“学科入门”课程一直由他承担,退休后的头十年,他还协助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给学生讲系史、讲传统,激励年青一代奋发学习。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他还坚持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和年轻老师开展科研工作,有时还亲自动手做实验。他给研究生批改的学位论文,几乎每页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由于现代科研手段的发展,年轻学生逐渐疏远了传统的生物分类工作,这直接导致生物分类学人才濒于断层。然而,很多海洋学的研究离不开生物分类学的知识,没有分类学人才,就会阻碍海洋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李老师对此表示担忧,并积极奔走呼吁。在国家各种高层次会议上,他呼吁要对生物分类学研究的立项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利于培养生物分类学的人才、壮大生物分类学的科研力量。他自己也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到生物分类学人才的培养中。即使到了现在这样的高龄,他仍坚持经常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参加每周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指导科研人员开展海洋生物分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工作。对于我国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他真正做到了兢兢业业、殚精竭虑。

图片

李少菁教授(左)与郑重教授(中)、许振祖教授(右)一起探讨学术问题

生活中的李老师温文儒雅、和善可亲,待人处事富有人情味,而且尊重长辈,提携后进。他对自己的老师郑重教授非常尊重,是郑教授学术上的好助手。1983年,郑老师组织编写《海洋浮游生物学》一书,李老师是主笔之一,从文献收集到文字撰写,李老师做出了主要的贡献。那段时间,李老师担任海洋系副主任一职,白天忙公务和教学科研,晚上就成了他写作的主要时间。听师母讲,那段时间,李老师常常通宵达旦地伏案写作。《海洋浮游生物学》一书以多种文字多次出版之后,郑老师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出版一套“海洋浮游动物生物学”丛书。他生前和李老师等课题组的同事编写出版了两册,还有《海洋磷虾类生物学》一册刚着手编写。郑老师于1993年去世之后,李老师始终没有忘记郑老师的这个愿望。在退休之后,他克服年事已高的种种困难,亲自组织编写工作。2011年,该书编写完成正式出版,算是圆了郑老师的心愿。最令我感动的是,该书是在郑重老师去世多年后继续编写的,但在出版时,李老师执意坚持要把郑老师署名为第一作者。他告诉我们,“海洋浮游动物生物学”丛书的编写是郑老师做的规划,他的贡献大,自然应该署名为第一作者。此外,李老师还是郑老师生活中的好帮手,无微不至地照顾郑老师的生活起居。在郑老师晚年的时候,无论家里有什么事情,郑师母都是第一时间与李老师商量。在郑老师病重弥留之际的最后一个月,李老师一直在郑老师的病床前忙碌。为了让郑老师得到更好的治疗,他想办法从福州省立医院请神经科专家来厦门给郑老师会诊、制订治疗方案。如今,郑老师已去世二十多年了,可李老师的办公室里还保留着郑老师读过的书、手稿和物品,不仅摆得整整齐齐,还定期清扫灰尘。虽然没有听李老师说过这是为了什么,但我心里清楚,这是他怀念郑老师的一种方式。李老师对郑老师的敬重,师生情胜于父子情。对自己家里的长辈,李老师也是孝敬有加。他父亲平时生活在安溪,晚年时也常到厦门的李老师家小住。我经常看到李老师为老人家温酒、洗脚。李老师的岳母一直与老师一家生活在一起,李老师对她非常孝敬。她老人家晚年患脑血栓,行动不方便,但得到了李老师的悉心照顾。从喂饭、洗脚,到把她从卧室抱到客厅看电视等,李老师都亲力亲为。每当我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心灵总会被震撼,眼睛不自觉地就会泛潮。试问天下做子女的,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可能我自己都难以做到。

李老师对晚辈也是百般呵护、尽力提携。很多从海洋系出国学习的学生,都是经他推荐回国任职的。我本人自大学时代写毕业论文时至今,一直跟在李老师身边,在他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在学术上有了不少长进。李老师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对我的关心亦是无微不至。这里说两件小事:1984年,我去美国进修,出国前他一直叮嘱我,出国后要好好学习,但也要注意身体,没有好的身体,就是有再好的本领也难以报效国家。当时因为学习紧张,我看起来非常瘦弱,所以他才有这样的担心。1986年,我祖母去世,接到家里报丧的电报之后,我去向李老师请假回老家。那是一个上午,他正在忙系里的公务。因为太忙,他只是点头同意,没有多说什么。到了中午快一点的时候,他忙完公务还没顾得上回家吃午饭,就跑到我的宿舍安慰我,并嘱咐我在回家的路上要格外小心。他担心我会因过分伤心而忽视了旅途安全。我当时住在集体宿舍里,舍友见到后直感慨,说我遇上了一位好导师,真是三生有幸。虽然是两件小事,却至今仍历历在目。师恩永怀,我忘不了他为我做的点点滴滴。对其他的学生和晚辈,他也是同样地关怀和爱护。例如,1997年,博士后成永旭爱人分娩,喜得千金。李老师按照闽南的风俗,和师母一起带着鸡蛋等特意到成永旭夫妇的宿舍看望、贺喜。

我经常出差到外地开展科研工作、参加学术会议,碰到很多校友,他们总会向我了解李老师的近况,谈及李老师的教诲,要我转达他们对李老师的问候。从他们诚挚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李老师的敬重。一个人能让如此之多的人怀念、留在如此之多的人记忆中,这便是对他的肯定,又怎么能说“何能何德”呢?

图片

王桂忠在李少菁老师(右)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者简介

王桂忠,男,1975级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学系。现为bat365在线平台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 | 王桂忠

图 | 王桂忠,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赵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