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矍铄,睿智,幽默。虽已年届八旬,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田昭武依然快乐地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新的科研想法如泉涌般不断迸发,他的活力和对生活、科研的热情深深感染着周围的人。人们不禁感慨,是什么使得这位老先生的科研之树和生命之树永葆青春呢?在他“从教六十年暨八秩华诞”之际,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走近这位老人,倾听他的人生哲学。
1“你不辜负机遇,机遇也不会辜负你”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夏天,田昭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bat365在线平台化学系,师从卢嘉锡、钱人元、蔡启瑞等几位著名科学家。“在他们的熏陶和指引下我不仅学到了化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领会了名师治学的精粹和要领,为以后的科学事业打下了基础。”田昭武将师从著名科学家看成是自己的人生机遇,至今谈起自己的老师,仍然心存敬仰和感激之情。大学期间,田昭武像一只饥渴的鱼儿,抓紧一切时间尽情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他在学习上从不墨守成规,而是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老师也格外器重这个“爱提问题”的学生。1946年夏天期末考试,田昭武全部课程平均成绩达91分,名冠全校。当时担任理学院院长兼化学系系主任的卢嘉锡先生非常高兴,尤其令他惊喜的是,田昭武身上有着科学家所必备的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精神。
1949年,田昭武大学毕业了。由于成绩优异,他被留校,并成为卢嘉锡先生的助教。田昭武认为自己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机遇来了。他利用一切机会向老师学习,业务进展迅速,深受卢先生赏识。几年后,卢先生让他担任《物理化学》和《物质结构》两门基础课的主讲教师。田昭武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地把物理化学的概念和方法钻研掌握得更为深透,“既把这两门较困难的课程教好,又在以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不断融会贯通,反复运用,在科研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文革浪费了科研工作者不少的时间,对于田昭武来说也是这样,但他认为将时间“空”出来,本身就是一个“机遇”。文革之前刚刚出现晶体管收音机,而田昭武当时实验仪器用的还是电子管。他就利用文革“没事可做”的时间到福州的街头买晶体管等零件,回家自己动手,组装收音机和万用电表,反复研究各种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图,从中认识晶体管的运用, 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田昭武看来,“机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懂不懂得把握”,而他正是把握机遇的能手。1980年,田昭武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将这视作他的新起点、新机遇。他充分利用院士活动机会,向更多的科学前辈广泛学习,利用国际学术活动的机会与大量国外同行切磋交流。懂得把握机遇使得田昭武永远站在科研的最前沿,掌握着国际最新的科研动向,为自己的科研生命注入了勃勃生机。
2“科学研究既需要敏锐的嗅觉,更需要超常的自学能力”
田昭武在6月16日学校为他举办的庆典大会上致词说:“当我们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件事情的局限性,并且想办法解决它。”正是源于这一思路,田昭武在科研方面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敏锐,他总能及时洞察现有学科和科技存在的缺陷并准确捕捉住国际最新的科技动向和讯息。
上世纪50年代,国际化学界正兴起“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热潮。田昭武以战略的眼光,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现代电化学发展的核心,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广阔的前景,可以说是一处科研的“富矿带”,他很想把研究方向转到这个新兴的学科。可该领域国内几乎空白,既无同行前辈的指导,又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只凭他在大学的学习基础,要对这样一个边缘性很强、涉及很多学科的领域进行探索,困难可想而知,很可能终其一生却一无所获。而且,这是与导师卢先生所致力的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迥然不同的学科,自己如果改弦更张,卢先生会不会支持?然而,祖国的需要鼓舞着他,科研的前景诱惑着他,创新的欲望推动着他,而卢先生的宽容和支持更增添了他的勇气。他下定决心另起炉灶,立志为填补国内空白、开拓电化学这一新的科学领域而奋斗。
踏入电化学这一“无人区”后,田昭武在如痴如醉于这一学科魅力的同时,也深知要继续开拓这一领域,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积累远远不够,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紧跟世界科学的前沿,才能在电化学研究中有所作为。因此,他针对自己的不足,结合科学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一边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边刻苦学习交叉学科知识。
1956年,田昭武被化学系派到南京去听东德电化学专家讲学,他兴冲冲地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东德专家迟迟不来,他就跑到南京书店去找书看,在那里他买到了急需的《数理方程》和《热传导理论》两本书。因为他曾在实验中遇到的奇特的电化学“自催化”实验现象尚未为人们所认识,亟需从数学和物理的理论上对电化学扩散的问题进行解析,而电化学扩散问题和热传导问题都属于数学的?物线数理方程问题。两个多月过去了,东德专家还是没来,田昭武的进修机会落空了,但是他利用这段时间掌握了数理方程和热传导这两门理论知识,回校后把它们运用到电化学的科研中,经过实验比较和论证,解决了自催化电极过程理论分析。1957年,一篇署名为田昭武的文章《自催化电极暂态过程理论分析》在《中国科学》上发表。
凭着这种非同寻常的勇气和超强的自学能力,田昭武先后自学掌握了电子学、数理方程、半导体电路、固体物理、计算机和光谱学等学科知识,多方位的自学使得他在本学科之外具有跨学科的专长而形成特色、获得优势,注定了他的科研之路将会无限延伸。
3“在科学上一定要创新,不可步人后尘”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田昭武常说:“在科学上一定要创新,不可步人后尘,科学的魅力就是创新”。他在电化学研究中十分注重创新,首先是理论上的创新,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型,把它看成是科研的头脑,用它来指导科研;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相关仪器的研制,把它看成是科研的眼睛,他认为,用自己创立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研制的仪器开展科学研究,容易取得独特的研究成果;第三是重视应用开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来,既可验证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又可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在实际科研工作中,这三者互为因果、相得益彰,被田昭武戏称为“三套马车”。 正是靠着创新精神和“三套马车”的研究方法,田昭武在电化学研究的征途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科研选题一定要选择有重大意义的,但是这样的研究课题难度都比较大,有时甚至需要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所以这需要我们做好‘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心理准备。”这是田昭武常对学生们说的话,不仅这样要求学生,而且自己身体力行,迎难而上,选择一些极富挑战性的课题。目前,他正带领课题组进行生物芯片和“新型超级电容器”的研制。前者是利用毛细管表面张力超过重力的驱动原理设计而成的医学化验和生物实验的微型化舞台,可用于医院为患者进行诊断,具有速度快、通量高、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后者主要用于电动汽车,以回收市内汽车经常制动刹车时浪费的大量能耗,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污染以及石油资源浪费等问题。两个课题不仅是科学难题,而且都是一些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
他的学生,我校原校长、现任校友总会理事长的林祖赓这样评价田昭武:“每当国际上出现一个新的重大科学技术进展时,老师总是立即将它引入与电化学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上,把电化学渗透到每一个重大科学进展中,发展出一个又一个新理论,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新方法,开发出一个又一个新应用,使电化学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4“业余娱乐爱好可以陶冶情操”
工作和科研并不是田昭武唯一的爱好,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业余生活被台球、围棋、唱歌、摄影等活动填得满满当当,充实而快乐。或许田昭武的生活观正印证了那句名言:“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兴趣宽广,并对引起兴趣的人和事,不做敌对的反应,而做友善的反应。这是快乐之道。”
已经给田昭武当了五年助手的吴清玉对他的年轻感同身受:“虽然他年届八旬,但我从没感觉到跟他之间有什么年龄的代沟,甚至有时候会忽略他的年龄,因为你能感觉到他的年轻和活力,跟他一起工作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生活中的田昭武慈祥开朗、安静淡雅而富有活力。”2005级化学系博士生叶嘉明这样描述自己的老师。他说,工作之余,田昭武会和学生们谈论时事政治与社会现象,谈论课题组学生的生活状况以及他所爱好的围棋和台球运动,“和先生交谈过程中先生对生活的热情常使我们年轻人深受感染和启发。”叶嘉明深有感触地说。
“夕阳无限好,妙在近黄昏。”这是2006年田昭武在化学系1956届同学返校欢聚会上吟诵的诗句。为何“近黄昏”如此“美妙”,田昭武有自己的解释:“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搞科研,有着目前年轻人所没有的优势。没有生活压力,也不用为了应付现有的一些制度而疲于奔波。只要选对了课题,就可以一头扎进去,而不用为了赶论文评职称做一些所谓的‘短平快’的事情。冷板凳就需要我们这些人来坐;此外,到了这个年纪,在经验阅历等方面会比年轻人更丰富一些,看问题能够更全面一点。”正是看到了这些优势,已至杖朝之年的田昭武依然执著地坚守在科研一线,他说:“我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直到最后一刻。”
生命之树,清香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