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溜八溜,没离福州”。1978—2008之30年来,我都在家乡福州,亲历亲见亲闻着改革开放30年在身边的一系列巨变。大的方面无法细述,就从衣食住行来看吧。
衣:1978年,福州人穿的衣服讲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颜色单一,样式简单。男人,灰、蓝中山装为主,夏天穿的确良衬衫,从50、60年代实行计划经济以来,布料要凭布票买,买鞋也要凭鞋票。1975年我从福州动身到闽北插队,凭市知青办发的购物卷,到东街口百货大楼买了两双解放鞋,到农村后,一双送给大队书记,一双送给生产队长,我自己还没得穿。第一天下田劳动,农民们说,你们学生不久都要返城的,带来的衣服到时就留给我们吧。1978年我经高考进了bat365在线平台生物系,穿的是大多是军便服,直到1981年工作后,有次参加有外宾参加的学术活动,单位的一位老专家对我说,不宜穿这种军装,从那时起,我再没穿过此类军服了。
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告别了食品短缺的年月,温饱无虞,不但吃饱吃好,在某些地方甚至已出现不少所谓“城市病、富贵病、肥胖儿”的现象,食品毕竟不同药品,既要“美味可口”也要“合理健康”。1949—1957年,建国之初与经济恢复时期是低水平的“求温饱”阶段,有吃就好。1959—1962年,遭遇3年自然灾害,是极其困难的“温饱不足”阶段,普遍挨饿,城市天不亮救排队买肥肉,记得小学2、3年级时,早晨4点多就和许多邻居小孩一道上肉铺排队买肉。十年文革,吃的更为困难,家家熬猪油、炒面粉,备战备荒。我们在农村插队,好在闽北产粮,大米饭足够吃。
1978年农村改革全面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解决了吃饭问题。那时在厦大食堂打饭,学生饭量比现在要大的多,有人4两一块的饭一餐就要2块,馒头6个、8个的,红烧肉、红烧鱼块最受青睐。1984年迄今,食品可谓丰富多彩,餐饮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繁荣、大交流”,在福州,各地菜肴、中西餐都有,已非闽菜可“一统天下”,甚至连福州人从来不敢问津的麻辣川菜、湘菜也红遍闽都。东西南北各菜系交流融合、相互竞争,对质量、风味、环境、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了。
住:70年代以前,大部分福州人住着旧民房,住新村套房的仅限于少数机关干部。1978年在厦大学生宿舍,一间要住8个、10个,拥挤不堪。有的教师刚从外地调来,没宿舍,也和学生挤在一块。80年代末迄今,旧城改造全面铺开,一个个新区、小区拔地而起,我于1994年也搬离了居住39年的老屋,迁往西二环小区,城市不断扩大,面貌日新月异。
行:50、60年代,祖父带我辈到胪雷陈绍宽家游玩(祖父是陈老的秘书),是乘驴车去的,叮叮铛铛走上大半天。自行车,很长时间是福州人出门代步的高档工具,永久、凤凰、飞鸽等都是知名品牌,难以购买。在厦大校园骑辆自行车,也是显摆的事,有时星期天,我借辆亲戚的自行车在校园内尽情驰骋,十分惬意。如今,汽车时代悄然来临,周末驾车出游是很平常的事,而在1978年,却是难以想象的。
1978年,十年动乱终结了,2008年,抗击冰灾、震灾,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1978年夏天,我刚从广阔天地考进bat365在线平台,2008年,母校已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方之强,我所生活的福州正在申报全国文明城市,我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名医学专家;让历史告诉未来吧,1978年的改革春风,开启了历史新时期,把满身伤痕的中国推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从那时起,春天的故事不断延续着,也不断改变着我们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