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群贤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群贤文苑 -> 正文

忆抗战时期在长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2日 00:00 浏览次数: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我随厦大教职员工家属搬迁到长汀。因我父亲是厦大校办文书,当时我七岁,如今我八十六岁,可谓厦大最老最早的孩子,对儿时在长汀的有些事,还是记忆犹新。

一、“Biàng”飞机(长汀话“Biàng”就是躲的意思)

抗日战争,日本侵占了我国广大的沿海和内陆城市,进一步又派飞机到我国后方进行轰炸,长汀也未幸免。

长汀县政府有关部门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性命财产安全,指导人民群众及时有效地“Biàng”日本飞机,在长汀城的北山和东面的塔山设了警报台。

警报台有两种警报设备:警报机鸣笛,警报杆升挂红灯笼。

当敌机尚在远方,警报机响长声数次(每次约半分钟),此时,警报杆升起一个红灯笼,这叫预备警报。当敌机快要来临,警报机鸣笛好几声急促短声,警报杆升起三个红灯笼,这叫紧急警报。当敌机离远时,警报机响一特长笛声(约一、二分钟),这叫解除警报。

预备警报拉响,商店关门,学校停课,行政机关停止办公,人们群起飞快地往躲飞机的场所跑去。半途如听到紧急警报,就地找个地方,隐蔽起来。解除警报响,人们心情放松,回到各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长汀“Biàng”飞机的防空洞有朝斗岩、霹雳岩、苍玉洞、石燕岩、通济岩,这些都是天然的岩洞。还有人工挖的防空洞,大大小小遍布山脚,甚至在居民房屋里面都有。但最长、最大的防空洞是厦大挖的北山脚下的防空洞,大约有几十米长,一米多宽,能容一二百人,离厦大教室、宿舍、办公场所很近。

警报一响,厦大学生教职员工,甚至附近的县中、省中学生来此躲避,萨本栋校长也有来。在厦大防空洞里,经常还可以看到厦大职工黄伯寅,两手各抱一个孩子,是双胞胎,大约二三岁,大的叫龙,小的叫虎,两个孩子很乖,很听话,很快进洞躲避。紧急警报拉响,萨本栋校长还在洞门口指挥大家进洞。

二、1942年1月9日日机轰炸火烧水东街

这一天,日机轰炸长汀有多处,死伤很多人。烧伤、死伤最严重的是水东街,日机投燃烧弹,所以水东街烧的最严重。

水东街是长汀最热闹的地方,有很多骑楼式建筑,店铺很多是卖洋货,上海货、香港货都有,如洋布、洋毛、洋伞、洋香水、洋娃娃、洋衣……等等。还有“行”,如纸行,卖的是长汀土纸,毛边纸是运到香港、东南亚做账本用的,这些洋货和长汀毛边纸是通过汀江水运进出口的。水东街被炸燃烧,几乎整条街都毁了,洋货和纸燃烧了好几天。我曾经到水东街观看,看到一处火堆里,除了继续在烧的木头和货物之外,我还看到尚未烧尽的人骨头,我闭眼不忍观看,迅速走开。这次轰炸,水东街火烧一片,人员死伤和财物损失最严重。

三、友好的康屋邻居

抗战期间,厦大分配我家租住汀江岸边豆豉坝康屋。邻居有三家,即康三伯娓、钟品松医生、范逢信老板。

三伯娓教我母亲做布鞋,做家常食品。抗战时,鞋很贵,我们买不起,兄弟姐妹打赤脚上学,有时穿母亲用旧胶鞋料改制成的草鞋。三伯娓教我母亲用苎麻搓麻绳,纳鞋底,做布鞋,如黑面白底女式有拉带的布鞋,非常漂亮。她还教我母亲做家常的食品,也极好吃,如灯盏糕、烰糈、豆豉、米酒……等。

钟品松医生信基督教,为群众做好事,给我们免费治眼疾,治其他病。防空如躲不及,可到他家院内的防空壕躲避。

范逢信老板的京果店,对我家也很信任和照顾,每到月底我家钱不够用时,向他赊账买东西他也答应。后来,他的店也被日机炸了,倒闭了,负债了,家庭生活很苦。解放后,他被政府录用为长汀镇政府干部,我父亲特写对联为他祝贺。

四、热心办学的新俊小学校长郑维垣

我家兄弟姐妹幼时都在长汀新俊小学念书。郑维垣是该校的创办人之一,他把自家厅堂拿出来做课堂,把院落拿出来供学生嬉戏。他当校长又亲自教书,教学认真负责,但很严厉,不懂事的小学生怕他又恨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疤颈”,因为他脖子上长了一块与生俱有的“红斑”。有一次,我和几个女同学在楼上教室嬉戏,吵声大,郑校长在楼下用竹鞭使劲地敲木板墙,大喊:“三个布娘一辆烂车!”布娘长汀话是女人,烂车是破车,形容如破车行驶过程中响声很大。他的语文课上,有时要练习写毛笔字,有的学生忘记带墨砚和毛笔,就要挨他打手掌一鞭。个别调皮学生手掌被打肿了,很痛,只好用墨砚来冰手掌止痛。

五、新俊小学的周会

新俊小学每周一上午第一节,便是全校师生集合,在操场举行周会。操场很小,只有二三百平方米,包围在居民房中,原来是旧居民房的屋基改造成的。周会开始,立正,唱国歌,齐声背诵《总理遗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

六、幼时多样有趣的文体生活

1、新俊小学的小小歌咏队。歌咏队的老师名叫谢宝林,唱的歌曲是抗日歌曲,参加县里举行的歌咏比赛,还得奖。我是歌咏队的成员,比赛的歌曲是《保卫黄河》四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龙格龙……”至今我还喜欢唱抗日歌曲,和小时候参加歌咏队有很大关系。

2、长汀县中的“扫帚操”。有一次,县里举行体操比赛,县中在陈诗启校长的亲自指挥下参加了比赛,名字叫“扫帚操”。参加扫帚操的人,每人手拿一把竹扫帚,扫帚上面缠满了并且用浆糊贴了几十条红黄绿橙等颜色的纸条,做操时,手举扫帚一上一下彩条飞舞,整齐划一,别具一格,引人注目。此操陈校长还自编配乐,我还记得:“15 12 32 1 | 36 53 13 2 | 22 22 12 3 | 25 31 23 1— :||”

3、快乐的小学春游。春天,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小学生的春游,心情特别美好。走在油菜花盛开的农田田埂上,口唱抗日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这种美丽的情与景,至今回忆起来,还是很清楚动人的。记得母亲给我带的春游午饭是油炒饭,用手捏成饭团,手帕一包便是。

4、在厦大剧社演出的《清宫外史》中扮演宫女。1945年我在县中念初三时,数学老师林幼堃(厦大学生),请我们四位女生,扮演厦大剧社演出的《清宫外史》中的宫女。宫女的动作是这样的:慈禧太后出场,在太师椅上坐好,宫女双手捧果盘,高举头顶,送给太后,宫女低头跪着,等太后吃完递回果盘,宫女接果盘,并大声喊:“喳!”然后后退几步,再回头走,退场。演出前经过无数次晚上排练,宫女虽出场次数不多,也要参加,每到晚上排练完毕,都有一顿美餐,猪肉、香菇煮的咸稀饭做点心,由一位女工装两小木桶挑来。

七、汀江河里捞小鱼

夏天傍晚,在汀江河捞鹅卵石下的小鱼,是件美好的事情。年纪较大的我和大仁弟每人拿一个畚箕,年纪较小的大智、大公、大我蹲在河滩观看,旁边放着装水的脸盆,我和大仁下河捞鱼。捞鱼的办法是:把畚箕往河底一插,河水约半尺多深,两手把畚箕向河底的沙石推进,连同藏在沙石下的小鱼,迅速往畚箕中扒进,然后提起畚箕,水漏掉后,就可看到几只小鱼在箕里乱跳,抓起小鱼,倒掉沙石,把小鱼放进岸上的盆里。小鱼的名字(长汀话)有黄庵角、黄鳅串、匍石狗狗……等。我们五个兄弟姐妹,端着盛鱼的脸盆,手提畚箕,高高兴兴地回家。母亲就把小鱼洗净,不用剖鱼肚,用粉干煮鱼,就是一顿美味晚餐。

八,大仁弟在汀江河私撑“换肥船”

抗战时,长汀乡下农民到城里挑运人粪(人肥)回家给农作物施肥,是用小木船运载的,木船里放几口大木桶装肥。小船进城后,停靠在汀江河畔,农民挑小木桶上岸,到居民家收集人肥,被收肥的人家都是固定约好的。到了年底作物收成时,农民就会向收肥的人家给以报酬,送上黄豆、地瓜、芋头、芥菜……等。长汀人把这种运肥的船叫gào肥船,gào就是“换”的意思。现在有了化肥,长汀gào肥船也就消失了。

关于gào肥船,还有一桩和弟弟有关的故事。一天,一只换肥船停靠在康屋河边,船上农民上岸收肥去了,大仁很淘气,独自上船并用竹篙把船撑走,从豆豉坝汀江河往下游走,到五通桥又从另一边的汀江河往上游走,直到跳石桥头,把船停靠在那里,自己上岸回家了。农民在汀江豆豉坝这边找不到自己的船,一定是很着急的,要到另一边跳石桥汀江边才能找到。大仁私撑小木船玩,很是危险,弄不好会落水甚至还有性命危险。为此事何大仁被父亲训斥并罚站半天。

九、品学高尚的文学大师施蛰存

施蛰存,是我国有名的大文学家,大诗人,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在长汀bat365在线平台执教,我和弟弟有幸短期寄居他家,得到他的关照和爱护。

1944年底,日本鬼子快打到江西赣州,长汀这边局势很紧张,厦大动员教职工家属疏散到乡下,父亲的同事戴国基先生介绍我家疏散到濯田。但是,长汀县立中学尚未放假,还要等二十多天,于是父亲就把我和弟弟寄居在施伯伯家。因为我父亲和施伯伯很熟悉,父亲向他提出照顾我俩暂时寄居他家的事,他满口答应。抗战期间,厦大在长汀中山公园建有好几座平房宿舍,红砖墙,树皮屋顶,专门给教授住的,一家一座,一座里面有两个房间,一个小天井。施伯伯也住一座,他腾出一间房间让我和弟弟住,他和他儿子住另一间,这间又是卧室又是书房。施伯伯家只有他和他儿子施连两人,施连的名字是我根据发音写的,不知是不是这个“连”。施连比我们大几岁,念高中。施伯伯不在家做饭吃,三餐饭是由施连从厦大学生食堂打回家吃,我和弟弟的饭也由施连一起取回来。有一天,施连打饭快到家了,不小心把一块饭倒落在地,施伯伯看到赶快把那块饭捡起来,自己吃了。在施伯伯家住的二十多天里,我很感动,深受教育。我想,这样一位年长有名、收入较高的大教授,多么爱惜粮食,弄脏了的饭舍不得倒掉,并且自己吃掉。他不轻视地位比他低的职员(父亲当时是学校出版组组长),爽快答应把小孩寄居在他家。他虽是收入较高的大教授,生活还很俭朴,不吃高级的食堂,吃学生食堂。……这些美德发生在一个有名的年长的大教授身上,很难得!

十、父亲何励生的篆刻

我的父亲自幼喜欢书法和篆刻,从十多岁起,就在我的外公杨绍廉先生(浙江东部诗画篆刻家)的指导下,学习书法篆刻。1928年三十岁时到厦大当文书襄理,业余继续篆刻研究和创作,当时曾得到厦门文艺界的好评,1935年11月6日华侨日报华洲期刊十六期,曾登载苏耕余的文章,他介绍了当时厦门的书画家就有何励生,文中是这样写:“何励生,浙江人,能诗文,书法秀劲,能篆刻。”父亲在厦大几十年,刻了许多印章送友人,如今在尚存的印谱里还可找到他赠友人的印样,有:周辨明、施蛰存、肖贞昌、方虞田、朱植梅、杨尔衢、张炳南……等。

抗战期间,我家人口渐多,父亲薪金难以维持生活,于是一些友人建议父亲润资刻印。1940年,友好人士教育部姜伯韩(即姜琦)先生和李笠(即李雁晴)教授两人发起,并联合为父亲写刻印的推荐书。推荐书一出,就有许多厦大人士和社会人士前来求刻印章。

在求刻印章的人士中,数美国飞行员最为特别,他们是由厦大外文系学生带来我家(康屋)的,外文系学生当翻译,父亲也能听懂一两句,美国人士对刻印章的要求很特别:①印章必须刻两种文字,即中文篆体字还要刻美国人外文体的亲笔签字;②有的还要求在印章的侧面刻两条龙。按照美国人的请求。父亲在太阳光的烈照下,用镜子反光折射,把外国人的签字体临摹在纸上,反反复复试验成功,父亲把印刻好交给美国人士,美国人士很满意,并表示感谢。美国人士既爱中国的篆字体,又爱自己的签字体,把两种字体合刻在一个印面上,是一个突破和创造,打破了印章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篆字体的格局,别开一面。如今,在尚存的父亲印谱里,还可看到几枚这样印章的印样。

抗战期间,父亲四十多岁,视力好,刻章兴趣多,爱国热情很高,为鼓舞国人抗日士气,刻了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词印章。《满江红》词共十九句,父亲把每一句刻在一枚印章上,所以《满江红》词印章共有十九枚印石。非常可惜,这十九枚印石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抄走丢失了,唯有一本《满江红》印谱尚存。

何吉利2016年6月于福州中山路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