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与《送别》

  • 2019年03月19日
  • 作者:苏林华
  • 浏览次数:0
本文作者苏林华,1948年毕业于机电工程系。

1998年10月8日,bat365在线平台第二十三届同学毕业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与机电系重聚大会联合举行、为两会共同庆典。是日上午在克立楼三楼会议厅举行开幕式,我有幸担任主持人,全程录像,配乐采用苏格兰名歌 Auld Lang Syne。----即英文的 “ Old long since, the good old days ”, 中文译为“昔日、往事、美好的往事“,曲名《天长地久》。

十月十日聚会结束、夜有惜别晚会,先有《友谊万岁》、《重相逢》、《大海歌声》、《游子吟》,“Till We Meet Again” 等歌曲演唱,最後全体起立合唱《送别》一曲,在互道珍重声中结束,迄今余音仍绕梁不绝,终生难忘。

按:《送别》之歌詞如下:

1)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2) 韶光逝,留無計,今日却分袂,

驪歌一曲送别雖,相顧却依依,

聚雖好,别雖悲,世事堪玩味,

來日後會相預朝,去去莫遲疑。

这首歌是李叔同的成名作。-----李叔同(1880—1942),字息霜,又名李岸,学名广候、谱名文涛、别号漱筒、幼名成蹊,祖籍浙江平湖,1980年(庚辰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1942年(民国31年)10月13日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享年62岁。

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家,是中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在国内1989年(光绪25年)至1901年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与黄炎培、邵力子等受教于蔡元培。1906年9月以李岸之名留学日本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其间与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且在《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剧中担任主角。留日期间因与美术模特发生感情,甚且携她回国。

回国後,1913年他受聘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为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成南京大学第一首校歌。

1918年时,他看破红尘、抛妻弃子,到杭州西湖畔虎跑寺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年又号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他辗转住居浙江、福建各名寺;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十岁时且曾到bat365在线平台旁之南普陀寺、居闽南佛学院,参加整顿学院教育工作。

《送别》歌词是李叔同1905年留学日本、二十多岁时写的。在此前後还有《西湖》、《夕歌》、《春游》、《世梦》、《锦燕》、《三宝歌》等问世;他所作之乐歌七十余首,後多收入其弟子丰子愷主编的《李叔同歌曲集》内。

这首歌曾是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插曲,其曲取自美国约翰-庞德-奧德威(John Pond Ordway)所作的《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Home and Mother)。繼後、犬音球沃将之转为日本歌曲,取名《旅愁》;李叔同留学日本时,根据日本版本作了中文的《送别》,一直流行至今。

我八、九岁时,就读福州实验小学时,常听到高班同学高歌此曲,觉得乐音十分优美,但不知其源。高二暑假期中,到战时省会永安,在图书室里见到大宗来自闽南、尤其是泉州的地方报,才知弘一法师已在泉州开元寺圆寂、而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

继而我追索原作曲者生平,得知奥德威1824年8月1日生于美国麻省沙棱(Salem)处,逝于1880年4月27日,享年56岁。(按:他过世六个月後,李叔同才出生)。他是医生、作曲家、音乐界实业家,也是政界人物。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约翰-奥德威与其父亚伦(Aaron)在波士顿合开一家音乐店。他本人既是音乐界出版商、也是作曲家,他的乐曲多由合唱团作四重唱演出。这首《梦见家和母亲》完成于1851年,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最流行的感人歌曲,一直留传至今,且风靡于日本和中国。

英文原歌词,列之如下: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Lyrics

Dreaming of Home, dear old home! Home of my childhood and mother.

Oft when I wake, ‘tis sweet to find. I’ve been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Home, dear home, childhood’s happy home. Where I played with sister and with mother.

‘Twas the sweetest joy. When we did roam. Over hill and thro’ dale with mother.

Chorus

Dreaming of home, dear old home. Home of my childhood and mother.

Oft when I wake, ‘tis sweet to find. I’ve been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Second Verse

Sleep balmy sleep, close mine eyes. Keep me still thinking of mother.

Hark ‘tis her voice, I seem to hear. Yes, I’m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Angels come, soothing me to rest. I can feel their presences as mother.

For they sweetly say, I shall be best. With bright visions of home and mother.

全部歌词平铺直述,只在“家”(Home)和“母亲”(Mother)字眼上打转。兹试译歌词第一段如下:

梦见家,亲爱的老家!我童年时的家和母亲。

当我醒时,会甜蜜地发现,我梦见了家和母亲。

家,亲爱的家,童年时欢愉的家,在那里我与姐妹和母亲共游戲。

那时有最甜蜜的欢乐,那时我们和母亲翻山越谷地漫游。

可知李叔同的《送别》歌词和英文原词大异其趣;他只是借用原作者曲谱,另行创作其中文歌词。

按:原作者约翰-P-奥德威(John P. Ordway),1859年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他是美国内战初期,首批志愿入伍的外科医生、服务于麻省第六民团;也是盖茨堡战役(Battle of Gettysburg)後、为联邦军(北军)医治伤者的外科医生。

奥德威在1859至1873年间任职于波士顿学区董事会,1868年担任一届麻省议会议员。他立法反对学校体罚,也是麻省(Massachusetts)钓鱼及运动协会创始者。他最後逝于麻省波士顿。

奥德威创作的悠扬旋侓,配上李叔同诗情画意的词谱,使得本歌曲在中国及汉语通用地区得以流行至今,当必留传千古,谨此颂之!

-----苏林华,2019年3月于美国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