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传统

  • 2009年07月21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周添成(1955级历史系)
  • 浏览次数:

  什么是传统?《现代汉语词典》在“传统”条目下注释: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这包含三层意思,即1、祖先一代代传下来的;2、带有民族特征的;3、非物质的。比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都属于传统的范畴。

  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并在感受传统中繁衍生息。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传统,我有过历史感受和现实感受。

  先说历史感受。我早年侨居马来西亚的槟城。槟城是一个岛屿城市,又称槟榔屿或槟岛。它是马来西亚华人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华人人口曾经是该城市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据史料记载,公元1745年就有三个中国人率先 到这里开发,他们是广东大埔人张理(被尊称为大伯公)、邱兆进(被尊称为二伯公)和福建永定人马福(被尊称为三伯公)。他们到槟岛的时间早于英国人莱佛士,而后者却代表英国政府占领了该岛。当地华侨为纪念华侨始祖于公元1799年建造了“大伯公庙”。从此开始,“大伯公庙”香火不断,延续至今。明朝国力强盛时期,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有四次在马六甲停泊,建立基地与仓库,未曾占领一寸土地,纯属友好使者,因此,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还于前年隆重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我们知道,中华文明不像西方文明那样马不停蹄地远征,进行军事扩张,中华文明从根子上主张和平自守,小时候就能背诵的杜甫的那几句诗“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苛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概括了中国人这一种世代相传的观念。

  我在海外接受过华文教育,记得教科书对“中华民族”的描述是: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中国人移民海外,也把自己的优良传统带出去。与其他民族相比,华人特别能吃苦,特别会持家创业。马来西亚是由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组成的国家。从整体经济状况来看,华人最佳,而且他们当中还出现了大王之类的首富,如 糖王郭鹤年、棕榈大王林梧桐 等。从整个东南亚来看,这种“富王”就更多,如印度尼西亚的林绍良、泰国的陈弼臣、新加坡的李成伟等。 他们的成功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无关系,比如,我居住过的槟城就有一位姓邱的银行家,人们背后称他“剃头意”(“意”是他的单名),原来他是从“三把刀”(即指“剪刀”——裁缝、“菜刀”——厨师、“剃刀”——理发师)之一的剃刀起家的。

  中国人移居国外,往往带去自己的传统风俗,表演自己的传统艺术,过起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辞旧迎新,相互拜年,舞龙叠狮,烧香放鞭炮,热闹非凡;元宵吃汤圆,观花灯;清明去野外踏青,扫墓祭祖;端午包粽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十多年前,我参观海外一所华文学校,在墙报上读到一首华裔学生写的题为《粽叶飘香》的诗:又是粽叶香/ 糯米香季节/ 阿妈包粽子/ 香飘乡里/  说起赛龙舟/ 话起屈原/ 小弟和小妹摇摇头/“我不认识屈原”/ 更休说汨罗江/ 可悲可叹/ 悲壮的传统/ 已自渐远去/ 端午 中秋 七夕/ 能否永远流长。  这首诗出自一个年轻的华裔学生之手,难能可贵,可贵在海外年轻的一代华人看到祖国优良传统的作用却遭遇自渐远行,希望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教育。

  对于传统,我这一辈子经受了两次震撼心灵的现实感受。一次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激发起海外侨胞的抗日热情。自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入侵我国,祖国山河相继沦陷,中华民族处于危险存亡的时刻,海外侨胞在侨领陈嘉庚先生领导下,奋起抵制日货,捐款救亡。当时,东南亚的华侨,不分男女老少,不论穷人富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许多华侨自告奋勇,上街宣传抗日,义卖爱国花。华文学校师生齐出力,每天节省零用钱投入捐款箱;特别让人感动的是黄包车夫,一天挣钱无几,却经常把仅有的血汗钱捐出去。还有许多热血青年告别父母,奔赴延安参加抗日。

  另一次是去年四川大地震,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大批人力、财力、物力快速支援灾区。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灾区人民一道,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奏响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凯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众多明星参与的大型赈灾义演活动中,一个个节目,一笔笔捐款,展现出一幅感动中国、凸显民族精神的壮丽画面,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感受传统其实就是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必须继承与发扬优良的传统,因为它会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幸福安康。

  (转载自2009年5月5日《浙江侨声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