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同学――献给厦大7901入学30周年聚会(纪实)

  • 2010年03月18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王伟明(79级中文)
  • 浏览次数:

  2009年是厦大中文系79级(代号7901)入学30周年,早在年前,部分热心的同学已在鼓捣回母校举办聚会事宜。然而因大家都忙的缘故,竟无人愿意挺身而出。
  奇迹忽然出现了——某日厦门诸君聚会,酒酣之际形成动议,定于11月6日聚会,并公推当年7901乙班副班长黄星民兄任“总理”。众意难却,“老夫子”(当年同学们的昵称)只得披挂上阵。
  因北京片的同学皆无法成行,聚会期改为跨年度的元旦期间。圣诞前夕,夫子来电话,恳切地说:“伟明兄,你现在要帮一个忙:有三个同学郑俭、贾夕、徐文耀我多方查找,至今没有消息。你和郑俭曾在三明工作,找到他你得出力。另外两个你能提供线索吗?”
  郑俭十几年前去了西班牙,但我知道其兄在省旅游局任职。找他不困难,我一口应承。贾夕是在镇江任教,我说请上海的朱耀斌就近寻找,徐文耀是莆田人,请同是老乡的王启敏寻找。夫子连声道谢。
  我对老夫子的负责精神深表敬意。夫子的太太、儿子长年在美国,身边无人照顾,其辛劳常人难以体察。月前夫子赴北京出差,一日在宾馆忽然天旋地转,急送医院折腾半天查出是脑供血不足,医生告知需要住院静养,但简单治疗夫子就急急赶回厦大,照常按原节奏工作。吾感其诚,遂当即行动,挂通郑俭之兄的电话,然后把获知郑俭在西班牙的电话,发短信报告了老夫子。
  中午临近,认真四角的夫子挂来电话称谢,又自言剩下贾夕、徐文耀找不到徒留遗憾。我间托过朱耀斌和王启敏了吗?他说两人都回复找不着。
  记得2003年正月初五,7901同学在母校聚会,纪念毕业20周年,我恰与贾夕住同一舍,知道他在镇江船舶学院任教。大学时代因不同班级与宿舍,我们竟未当面有过—句话,而此时的中年时分,一股冲动使我决心要寻找到他,我连忙打开电脑上网搜索。我从“百度”输人“镇江船舶学院”词条,进入网址后,得知该校现改名为“江苏科技大学”,我猜想贾夕可能在人文学院工作,就进入教师栏目寻找.未果。我又猜想他可能在经管学院(该校仅有两个文科学院,中文系出身的人估计待在这个范围),又进入教师栏目寻找,教授栏未果,副教授栏——奇迹出现了,赫然挂着“贾夕”的相片与简介。一个让7901人悬而未决的问题,我这个网络“菜鸟”竟然一举中的,当夫子得知我的信息,回短信连呼:你太伟大了!会考据的“菜鸟”!
  深受老夫子赞誉的鼓舞.我的思维变得亢奋,乃决再作一次冲刺——找到徐文耀。文耀当年与我同住芙蓉四204宿舍,因特殊原因被退学(林丹娅同学在博文《7901词语》中有详述),原来到永安贮木场中学代课。约在86年我在三明工作时,一次到永安出差,特地前住学校看望他。我调到泉州工作后,就再出不知他的情况了。线索还要从三明找起,我的妹夫现在三明工作,可请他托朋友寻找。我顾不上午休,就给妹夫发去信息。
  整个下年没有回音。夜里,我的思维灵光一闪,何不再从网络上作一尝试,晚10时半,我上网了,从“百度”输入“徐文耀”词条,天哪,普天之下的“徐文耀”数百上千,页码一页页翻过,我的眼皮开始打架,数据显示还剩几页,我告诉自己就咬咬牙看完吧。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再次出现——第74页,跳出一个词条“永安市‘母亲节’网络征文比赛”结果:永安四中初一(5)尚红《母爱,是那半块菠萝》三等奖,指导教师“徐文耀”,我的直觉判断,这个“徐文耀”,当是与全班同学全部失去联系的那位同学!于是,我再接再厉,进入永安教育局网查寻,终于弄明白,永安四中系由永安贮木场中学改制而来,看来,徐文耀后来还是待在这里任教。遗憾的是,我进入该校栏目,却查不到他的任何信息,但我知道这个问题已不难解决。次日上午11时,妹夫来电,他通过永安公安局已查到徐文耀的电话号码,至此,又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某年春晚,赵本山在小品中说:感谢TV,一时成为全国热传的流行语。2009年圣诞节期间,在短短24小时内,我寻找同学连中三元。此时,我亦要郑重其事地发表感谢:由衷感谢厦门的同学们(特别是可敬可爱的黄星民夫子),是他们努力搭建起舞台,才使我有戏剧性的成果;我要感谢互联网,这种当代高科技给从前不可为的“大海捞针”变成可为的“网上捞入”,使我这个“菜乌”竟然建立“奇功”;我要感谢老天,肯定是他赐给我们福?,才使散布在海内外的7901同学的联络方式全部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