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有心人——忆王善钧老师

  • 2017年12月17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高志峰(人文学院2007级校友)
  • 浏览次数:

日前路过三家村广场,看到布告栏上张贴着王善钧老师于12月7日辞世的讣告,心里顿时泛起阵阵凉意。踽踽独行于校园小径,与王老师相识、相交的场景一直在脑中浮现,令我感慨和怀念。

王善钧老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1957级校友、我校哲学系资深教授。结识王老师,是在本科阶段人文学院“走进老教授”的志愿者活动上。作为该活动的负责人,我曾两次组织同学们拜访王老师。记得第一次与王老师电话沟通访问事宜时,他希望我能定个安静的场地,并热心地为我提供两条途径,一是预约自钦楼学生活动中心研讨室,二是申请嘉庚楼教室。电话中王老师具体介绍申请的程序,这对当时尚欠活动组织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让我心中有素。随后活动也按照既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同学们就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社会现象、生命教育等问题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面带和蔼的笑容,耐心地与大家探讨。交流在茶香氤氲的和谐氛围中进行着,怎料时间流逝之快,活动结束时已过原定时间,正当我们意犹未尽之时,王老师却颇感愧疚,一直向我们致歉,说自己没把握好时间,耽误大家吃午饭了。直到那天晚上,王老师仍耿耿于怀,特地就这小事打电话跟我说对不起。其谦逊亲和的姿态,对时间观念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走进王善钧教授活动合影.jpg

事实上,我个人并不会把组织“走进老教授”的活动视为一项任务,而是非常珍惜与前辈面对面互动的机会,也很享受这一过程,因为它背后承载着真诚的思想流动。

本科毕业后我选择留校继续念研究生。一次在路上远远看到王老师,心想久疏联系,老师应该不记得我了,等下走近时跟老师问候并做自我介绍。没等我开口,王老师就先打招呼:“嘿,小高!”听到这一亲切的称呼,我倍感兴奋,老师还认得我!沿着勤业——芙蓉——白城,一路上我向王老师汇报学习与生活情况,王老师鼓励我治学要坚定执着,好好经营自己学问上的一方天地。

王老师知道我留意于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其中一类是谱牒资料,便托我查询族谱,考察下江苏邳州庄氏和宁波镇海庄氏在历史或族群上的关系。因未做实地调查,我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检索了两地的地方史料,根据文献的记载分别梳理邳州庄氏和镇海庄氏的源流和世系,初步发现二者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或族群互动。将此结果告诉王老师后,虽得到“谢谢”的回复,自己总感觉有负所托,内疚了好一阵子。大概过了一年多,2014年5月15日下午王老师挂电话约我见面。原来他刚从杭州探亲回来,带了一盒正宗龙井茶给我。王老师解释道,他有亲戚要结婚,双方都姓庄,即来自邳州庄氏和镇海庄氏,之前让我探究二者的关系,初衷是希望二者并无直接的血缘。没想到我反倒帮上了忙。这件事让我对族谱的意义有了多层次的理解。通常所见,族谱的功用在于“寻根”,能接得上谱系,但在民间日常生活中,族谱还有其他的用途。我切实明白,族谱的编修与使用是特定情境下现实关系的表达。

王善钧老师曾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教导我们注重自己内在精神的修炼,做一个真正“有心”从而“有为”的人。而他本人,就是对“有心人”形象的生动诠释。因为有心,才会认得学生的普通面孔,了解学生的研究方向,记住学生的细微举动。王老师人如其名,善良、钧平。其为人处事的周到、细腻、认真,值得后辈学习,让我感到温暖。这种人际的鼓励和帮扶所带来的缕缕温情是支撑我砥砺前行的一个动力。忆及王老师的音容笑貌,想到阴阳相隔的无奈,不免鼻酸。我向来口拙,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谨以此小文,向王善钧老师致以诚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