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的“最甜的西瓜”

  • 2018年07月18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
  • 浏览次数:
本文作者林双川,系我校1978级中文系校友、曾任新华社高级编辑、《半月谈》杂志主编。

1978年,我和哥哥林少川一起参加了恢复高考的第一次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能走进考场,对我们这批考生来说,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因为高考此前被停了十年。“文革”中曾经招收过少量“工农兵学员”,但是入学方式主要靠“群众推荐”,看家庭背景,看“政治表现”,还必须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对“文革”时期的广大毕业生来说,上大学几乎是一个遥远的梦!

我的小学语文课本是一本《毛主席语录》和一套《毛泽东选集》,初中才开设英语课,课也是断断续续地上,教材是市中学教研室自编的。历史、地理在小学、初中就没有上过,取而代之的是“工基”(工业基础知识)和“农基”(农业基础知识)。高中毕业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工人或汽车司机。

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我用了2个多月来复习。这种复习实际上是突击补课——补历史、地理和英语。前一个月我白天下地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晚上骑自行车到距家里5公里外的一所中学补习;临考前一个月则脱产学习。

当时复习的条件与现在真有天壤之别。农村条件差,没有通电,晚上复习就是一盏煤油灯,蚊子成群来袭;天气炎热起来,复习时候就起个大早,趁太阳还没有升起,躲在龙眼树下阴凉点的地方背单词;做题需要本子,我们买来最便宜的大白纸裁订成小本本,或者是到公家单位要一些没有用过的记账本,反过来当练习本;写英语单词,就在家门口的泥地上用小树枝在地上写,写完一遍脚一擦再写......现在看来,这非常环保非常节约。

我与大我两岁的哥哥都选择了文科。复习历史、地理等基础知识时,我们经常相互答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自己还制作了一个“高考倒计时”,把每天要复习的科目内容全部排出,做到科学有效地安排时间。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比较好。不补习期间,有一次老师布置模拟考试,我在两节课里写了2篇质量不错的作文,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考前一天,农场派了一辆大货车把我们运到了10多公里以外的市区。我们的考点设在泉州六中。主考官吴清辉以前是我们中学母校的校长,因此对大家格外关照,把我们安排在泉州开元寺的一个大殿住了下来。晚上,有的考生兴奋得睡不下,有的坐在铺位上翻看资料,有的索性悄声聊起天来。这一幕光景,真是终生难忘。

考生除了少部分“老三届”和应届毕业生外,大部分是高中毕业两三年的下乡和回乡知青。基础知识的薄弱,使不少考生逐渐失去信心。因此,那一年虽然有500多万考生报名,但也有不少考生笑容满面地走进考场,很快又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他们几乎没有答题,只是在考卷上写下了自己的准考证号码和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来一个落榜生告诉我:“到考场上转转是我的权利,虽然知道自己考不上。但过去推荐上大学,我连上考场的机会都被剥夺了,我走进考上是为了证明我有考试的资格,这我就满足了。”

考试那三天正值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当。但是,参加考试的所有考生,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激动,亢奋,在内心激荡。天气酷热,大家在考场里大汗淋漓。中午就在考场外的大榕树下乘凉,吃得也非常简单,好像是食堂的统一伙食。最后一天考完时,妹妹从城里亲戚那里送来一个西瓜,让我和哥哥一起吃。我觉得又甜又止渴,味道太好了。后来我在北京20多年,似乎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的西瓜。

令人高兴的是,我取得了总分超过420分的高考成绩,其中语文成绩名列地区前15名。我和哥哥一起报考bat365在线平台,最后双双被bat365在线平台录取,我进入中文系,哥哥进入历史系。

当年10月,我们怀揣梦想奔赴bat365在线平台。尽管是第一次出“远门”,从泉州到厦门也只有80多公里,但我们还是舍不得掏6元钱买票坐客车,而是一早带着两大包行李来到泉州大桥边“截车”——求路过的货车司机把我们带到厦门。一个货车司机“收下”了我们。还让我们坐进了驾驶室。因为我们平常每天劳动的工分所得只有2角钱。下车时,我们连声向司机道谢。一转身,就看到不远处有bat365在线平台的迎新条幅在微风中飘扬,我们迈开大步走了过去......

就这样,我们兄弟俩在美丽的bat365在线平台一起度过了4年难忘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