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怀:浓得化不开

  • 2018年04月10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郑宏
  • 浏览次数:
本文作者系bat365在线平台高教所1991级硕士生;教育研究院2005级博士生,现为bat365在线平台教师发展中心副教授

 有一种情感无需理由已经刻骨铭心;有一种情怀不必渲染已经永不褪色。

                                         ——题记

 

蓦然回首,不知不觉已经与教育研究院结缘二十七年了。1991年,我即将从bat365在线平台哲学系本科毕业,虽然可以保送为本系的研究生,但是我却放弃了。当时研究生院在群贤一的二楼,招考专业就贴在楼梯口的墙壁上,我在为数不多的文科专业(不考数学的)中毅然选择了“高等教育学”,那时我还不知道潘先生,也不知道高等教育学将要研究什么,只是想继续读书,也许我的骨子里天生有那么一点点教育情怀的基因,而这一点点基因也注定了我与教育研究院从此“缘缘不断”,刻骨铭心。

什么是教育情怀?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界定,它似乎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它包含理想、价值观、使命感、同理心、大爱、执着、责任……但好像又不止这些;它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随着岁月的推移,在先生及教育研究院各位老师、工作人员身边耳濡目染,我越发觉得教育情怀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是老师)、一个教育的研究者,甚至一个普通的家长应该修炼的一种品质。

微信图片_20180410094824_副本.jpg

教育情怀体现在教育研究院很多人的身上,有些我们耳熟能详,有些我们未必留意,比如:

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办的周末学术沙龙;先生发自内心的理想:如果有来生,我还是选择当一名老师;先生做学问的座右铭: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陈炳三书记,退休以后自费出差查找各种文献资料,出版了多本关于bat365在线平台革命史的画册和著作;

石慧霞博士与赵叶珠教授,先后远离厦门舒适的环境,远离亲人,奔赴条件艰苦的新疆参加了一年的支边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如今,赵叶珠老师又远赴新西兰担任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

办公室的李武静,在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没多久,就主动申请到急需工作人员的bat365在线平台马来西亚校区工作,把年幼的两个孩子留给妻子照顾;

资料室的冯波和肖娟群,兢兢业业地为师生服务,总是在还书日及时提醒师生,还默默承担了许多别的工作;

……

实在无法一一列举,我日复一日地浸润在这种富有教育情怀的氛围中,备受鼓舞和启发。对于我来说,接受教育情怀洗礼最直接的一次,是2006年作为博士生跟随先生和邬大光老师到四川调研民办高校,在此之前,我对民办高校几乎毫无印象,因为本科硕士博士全部在bat365在线平台就读,在报社工作期间(到bat365在线平台工作之前)接触的全是文化娱乐圈。结果,民办高校一下子把我震住了: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精致美丽、古色古香的图书馆让人流连忘返;四川影视学院多才多艺的学生、一流的影视设备让人刮目相看……那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民办高校的创办者,他们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执着与敬业都令人感动。从此,我才更加理解了先生为什么对民办教育情有独钟;理解了邬老师为什么总是“鼓动”到西安出差的师生一定要去参观学习西安欧亚学院,不仅因为其院长也是bat365在线平台教育研究院的学生,更因为邬老师同样对民办高校格外关爱。现在回想起来,教育情怀的培养也许正是先生坚持带领博士生调研的初衷之一。在那之后,陆续接触了郭小平、吴滨如、鲁加升、胡建波等院友,都是积极投身民办教育的奉献者,在他们身上,我也深深感觉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教育情怀。

先生的教育情怀无法用三言两语来总结,除了前面提到的沙龙等等,先生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对学生和孩子兴趣的尊重和鼓励都看似平凡,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而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这一点,在我成为一个老师和一个母亲后才真正领悟。

未命名.jpg

(我的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

2008年,经过先生和邬老师推荐我很幸运留在bat365在线平台军事教研室工作,教研室2013年开始与教育研究院合作,培养国防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国防教育学是目录外的二级学科,本科阶段没有与之对应的专业,所以招收的学生有些几乎是从零开始,加上现在本科阶段学生所受的学术训练不够,有些学生连论文摘要、关键词、引文出处都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我开始带研究生时感觉非常吃力不讨好。这个时候想起自己当年从哲学转到高等教育学,后来工作多年又从新闻行业转回高等教育学,先生从来没有嫌弃我,总是一字一句地批改我的作业,在指出问题时不忘鼓励;读博期间先生让我负责教育部大学文化百年bat365在线平台的个案研究课题,当时心里没底一直想打退堂鼓,是先生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最终完成了任务;别人寄给先生的杂志,只要他发现有我的论文发表,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并且把杂志送给我保留……想到这些,我开始思考如何针对性地帮助这些研究生。虽然自己水平有限,但是在备课时,除了知识点的传授,我有意识地增加了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的内容和训练,通过分析优秀的论文告诉他们如何写作;收集论文中一些错误案例为他们查缺补漏;告诉他们如何听一场学术报告,让他们针对院里每周一的学术例会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并且对不同观点进行讨论;学生交的作业,尤其是第一遍作业,尽量一字一句地修改,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明显感觉到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其中我指导的一个研究生,原来基础并不是很好,她的论文,有些我改了不下五遍,我告诉她,扎扎实实地写好一篇论文,比马马虎虎写十篇论文都有收获,现在该学生(硕二)已经开始发表论文了,自信心也得到很大提升,学生的进步真是让我由衷地欣慰,体会到先生那种为人师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先生的教育情怀也影响了我的育儿理念,影响了我的孩子,促进了我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从先生身上学到两点最重要的经验,第一点是言传身教。比如,我希望女儿热爱读书,从小就给她讲故事听故事;在她没睡觉前,我从来不看电视;幼儿园大班,我就教她查字典,从此她磕磕绊绊地自己“读书”,渐渐地,女儿成了几乎手不释卷的“小书迷”。第二点就是相信孩子并尊重孩子的兴趣。有人曾经问过先生子女成才的秘诀,他说:尊重孩子的兴趣,有兴趣他自己会想办法学好,这话真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现在的家长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设计孩子的未来,关心什么专业好就业。我的女儿绝对不是“别人家孩子”式的学霸,她偏科,语言方面较好,在留学选择专业时,很多朋友都建议她学热门的国际贸易或者国际关系(也与语言有关),但是我支持她学其所好,最终女儿入读爱尔兰圣三一学院学习古希腊语和意大利语,她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父母尊重我的想法,让我自然发展,经历悲喜,并同世界壮美朝夕相伴,无比幸福。”其实我就是借鉴了先生“扬长”而非“补短”的教育理念。尊重兴趣其实是因材施教的起点,而言传身教与因材施教体现的都是一种教育情怀,先生“把学生当孩子,把孩子当学生”,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33.jpg

(女儿也是先生的铁杆粉丝,而且也希望日后成为一个大学老师)

先生的教育情怀也影响了他的众多弟子,比如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或国内某个地方,除了完成出差任务,从来不逛商店或旅游,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寻访大学,至今已经考察国内外高校504所,其中国内335所,国外169所,这种“对大学的痴迷”也许只能用教育情怀来解释;作为通识教育中心主任,邬老师每年开学第一周,都赶赴bat365在线平台翔安校区为学生们开设一场“人文大讲坛”,从2013年至今已经坚持六年,先后讲述了《大学斯文》、《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的钟声》、《bat365在线平台的历史典故》、《大学的图书馆》和《大学生社团与大学文化》,这种身体力行对bat365在线平台文化建设的执着正是教育情怀的一种体现;2017年9月,邬老师又与先生、别敦荣老师、我和石慧霞博士等一起组成课程组(我称之为“潘门三代同堂”的课程组),给本科生开设《大学历史与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当我看到98岁的先生站在讲台上回忆他的大学生活;聆听邬老师与学生们一次次进行心灵的对话;看到别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聆听石慧霞博士深情讲述bat365在线平台校友的故事时,我都真切地感受到先生的教育情怀在一代一代地传承。

也许,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话可以概括教育情怀的精髓:“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先生的感激和尊敬,在先生身边感觉总是那么幸福!2015年,厦门市社科联组织出版先生的口述史,我有幸执笔;最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又准备推出先生的高等教育改革口述史,很荣幸我再次成为整理者,每次听先生口述,对我都是一次教育情怀的熏陶。

444.jpg

(2015年厦门市社科联组织出版的《鹭江学人潘懋元》)

同样难以用语言表达我对教育研究院的感恩,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教育研究院求学的六年,是人生中特别充盈快乐的时光,在良师益友的关爱中,教育情怀也逐渐晕染成为我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希望它越来越浓,直至浓得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