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南校门走进bat365在线平台如诗如画的思明校区,有一别墅楼群特别显眼,这就是人们熟悉的大南新村。凡厦大人,甚至略知厦大的人,都知道这个大南新村,她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她所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透露出历史沧桑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位于学校核心区域的别墅楼群,在学校的历史档案里,只有片言只语;在诸多有关校史的著述中,也是语焉不详。人们熟悉她的模样,却不晓得她的身世。在世人面前,大南新村被蒙上一层厚重的面纱 ……
四月春暖花开,我与70年前的小学同学杨明志苏细柳伉俪喜相逢。上世纪50年代,我家住在厦大教师宿舍国光第一楼32号,与杨明志的祖屋大南新村3号仅隔一条窄窄的道路。我们就读于南普陀寺西侧的东澳小学,当年同住国光一的同班同学有陈朋(3号)、林之遂(6号)、简庆闽(15号)、何大汉(28号),他们的家长分别是经济系陈昭桐教授、中文系林莺教授、物理系简伯敦教授、校办何励生先生。同窗加近邻,童年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分别尚为总角,重逢已逾古稀,我们有着忆不完的往事,拍不完的合影,话题自然而然地谈论到大南新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次走进大南新村3号大院,与杨明志及其亲属有过深入的交谈,从而萌发解开大南新村谜团的念头。
思明校区是bat365在线平台校本部,位于嘉禾屿(厦门岛)东南隅,古称“澳水”。这里原来是一片乱石嶙峋、布满无主坟茔的荒野之地。明末清初,爱国将领郑成功在澳仔操场筑演武亭楼台,操练军队,故称“演武场”。
20世纪初,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怀抱“夫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宏伟志向,筹办bat365在线平台,选中演武场为开办大学的校舍用地。经过与官府的艰苦交涉,首批获得200亩校舍用地。校址划界范围为:西起中营炮台旧址,北达五老峰,东至西边社,南临大海边。1923年9月,思明县公署发布公告,在新定界线之内所有官有土地拨给bat365在线平台,不得他用,毋得私相买卖。私有民有诸土地则由bat365在线平台依照土地收用法收买使用。首批校舍的多块基址(主要是水田)就是陈嘉庚向私人购置的,如同安楼(澳仔桥头社陈乌皮,大银柒拾圆)、映雪楼(过溪仔李来生,大银伍拾捌圆)、笃行楼(黄竹友,大银陆百叁拾叁圆)、兼爱楼(王荣宗,叁拾大元正银)。囊萤楼的基址用壹佰圆的地价向杨李贺喜购置,这位杨李氏,人称“三姑”,是我的小学同学杨雅国的祖母。学校收购她的水田,另安排一处给她开个小店铺谋生。1926年9月,鲁迅先生在致许广平的信中提及他光临一小店,听店主“一位胖老婆子”讲本地话,说的就是这位“三姑”。陈嘉庚来这里办大学,当地村民普遍拥护、支持,不少农户都把私有的水田、山园、厕池卖给学校盖校舍。南普陀寺也让出一些土地供学校之用。
1921年5月9日,陈嘉庚校主率全校师生,在演武场举行“开基厝”(校舍开工奠基)仪式。陈嘉庚亲自主持审定设计方案,其中映雪楼是校主每天亲临工地,直接指挥,其他4栋楼则是委托厦大建筑部主任陈延庭先生全权负责。陈延庭听命校主,不辱使命,第一批校舍映雪楼、集美楼、群贤楼、同安楼、囊萤楼先后于1922年2月、5月、7月、8月、12月完工,交付使用。陈延庭的长女陈秀鸾就是厦大德高望重的蔡启瑞院士的夫人、我们就读的东澳小学的老师。
1923年,第二批建设的校舍,包括作为教职员宿舍的博学楼、作为女生宿舍的笃行楼、供教员眷属居住的兼爱楼,以及供教学、实验用的生物楼、化学楼,位于演武场东侧的崎头山、李厝山和白城一带,在30年代陆续建成,物理楼则由于资金不到位而停建。50年代兴建的国光楼群、芙蓉楼群、丰庭楼群、建南楼群,也是在陈嘉庚亲自主持下完成的。
记得儿时,我们经常跑到建南楼群上弦场工地玩耍,出入不受限制,因为时任建筑部主任陈永定先生之子陈亚雄是我们小学的同学。
在bat365在线平台征用的土地中,还有一种情况,即地产既不是官有的,也不是被学校收购的私产,而是在官府划拨学校用地之前已被购置的地产,其中就有华侨兴业公司购置待建的住宅用地。杨明志介绍说,华侨兴业公司董事长桂华山先生是福建晋江人、菲律宾侨领。上世纪之初,桂华山联络杨孔莺、杨伟姜、杨仲兴等菲律宾侨商,集资100万比索(菲币),创办华侨兴业公司,在毗邻南普陀寺与演武场一带购置地产,兴建别墅。华侨兴业公司首先投资市政建设,劈山开路,清理坟冢,修建演武场通往市区的道路;在厦门港镇南关一带,沿路兴建两列骑楼式楼房,靠近鸿山一侧的称为东里,相向对面的称为西里,合称“大生里”,大生里至今仍然保留原来模样。当时,公司还在现在蜂巢山南华路投资房地产,取名“南华新村”。
与厦大校舍破土动工同时期,华侨兴业公司在南普陀寺旁边购置的荒地上兴建4栋华侨别墅,命名“后坑新村”。杨明志的祖父杨孝西先生是公司的股东、董事。杨孝西的祖籍是福建南安金淘乡后坑村,早年他与乡亲在菲律宾经商做生意,参与大南新村的规划,出资最早兴建其中的两栋别墅。由此可见,多年以来“大南新村与群贤楼群孰先孰后?”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以有明确的答案。许多人讨论、争论过这个问题,各执一词,疏于依据。前些年,我请教过父亲潘懋元,这位“资深的厦大人”,也没有把握:“应该先有大南新村吧?”通过这次访问、调查,可以明确地回答:大南新村的地产,在官府划拨学校用地之前已购置,否则,就违反了1920年3月14日省府颁发的《bat365在线平台校址执照》之规定。大南新村3号楼与群贤楼同时建成于1922年,随后形成群贤楼群与大南新村。也就是说,两个楼群购置地产有先后之别,兴建楼房无迟早之分。华侨兴业公司在完成第一期建设之后,又兴建6栋别墅,合计10栋,并将“后坑新村”更名为“大南新村”。为何更名,说法不一。我揣测, 1920年代后期,加盟华侨兴业公司兴建别墅的业主,原籍是南安县而并非都是金淘乡后坑村,所以新村名称也相应更改,仅供参考,无须深究。
关于厦大建筑物的取名,我还有几个联想。在厦大校园,有取名为西村、北村、东村的教工宿舍区,唯独没有南村。可能是已经有大南新村这个老牌子,或者校园的正南部面向大海,不应该有建筑物,所以不宜再取“南”为舍名。其次,厦大的楼房,大多数都有楼名,而大南新村的10栋私宅,除了8号楼,均无楼名,不知何因?再次,华侨捐赠的建筑物的楼名,有以捐赠者姓名命名的,也有许多没有留名的。当年,校主陈嘉庚就坚决不同意将他捐资兴建的第一栋大楼命名为嘉庚楼或者敬贤楼,而是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冠名群贤楼。黄奕住、曾江水等富商,也都是捐款建楼而不留名。还有另一种情况,40年代公款建设的教职工校舍,校方为纪念陈嘉庚的胞弟、二校主陈敬贤,命名敬贤第一、第二、第三。50年代陈嘉庚主持由其女婿、新加坡侨领李光前先生捐资建设一批大楼,如国光楼群(教师宿舍三列)、芙蓉楼群(男生宿舍三栋)、丰庭楼群(女生宿舍三栋)、建南楼群(“一主四从”五座大楼)等,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造价约300万元,楼名有的取自李光前家乡的地名,唯独没有“光前楼”。李光前用他三位公子命名的成义楼、成智楼、成伟楼,是希望后代能够弘扬陈嘉庚“倾家兴教”的伟大精神。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建设的一批教学、科研大楼,为了纪念为学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名师,学校以其姓名为楼名,如萨本栋教学楼、卢嘉锡楼、曾呈奎楼等。
1938年5月,日本侵略军攻占厦门,炸毁、拆除生物楼、化学楼、兼爱楼、笃行楼和白城7座教授住宅。群贤楼群、博学楼被日军占为军营,才得以残存。华侨兴业公司为躲避战祸,迁居菲律宾,别墅被日本人占用。公司将后续资金用于援助祖国抗战,大南新村后期的建设计划,南华新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就此搁置下来。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厦大从山城长汀陆续复员回迁。整个厦大校园頽垣残瓦,满目疮痍,被日寇炸毁的建筑物,大大小小32栋(座)、28216平方米,损失达40亿(国币)之巨!时任校长汪德耀教授临危受命,一方面组织抢修校舍,另一方面据理力争,促使市政府将曾经被日本人占据的大生里一列、同文路临街楼房,以及鼓浪屿的日本领事馆交给学校使用,借鼓浪屿八卦楼作为学校新生院。
同时,汪德耀出面与华侨兴业公司商议,租用华侨业主在厦大校园所建的大南新村房屋,以应对教工住宿之急需。华侨兴业公司的诸位侨商爱国爱乡,大力支持陈嘉庚创办的大学。
1940年代中期,学校租借大南新村房产以解决教职员工住宿的燃眉之急。厦大在校园之外租赁或者借用的宿舍,也有华侨的私产,得到业主的支持。例如,顶澳仔39号松岩楼业主华侨徐声金,安排 2户;大埔头90号业主华侨私产代管人蒋景,安排3户;永福宫12号楼为华侨向房管所租用转租给学校,安排8户。同文路临街楼房(土地使用面积2144,建筑面积1492),是华侨向房管所租赁再转租学校。在这里居住的教师家眷有23户,其中有林惠祥、卢嘉锡、虞愚、张松踪、金德祥、陈国珍、陈孔立各家。我还模糊记得,我家曾经在这里住过,时间很短暂,当时年龄很小,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各家的子女,如林华水林华素、卢咸池、张萍张雄、陈动等,都是小学或者中学的同期同学。虞愚先生的小女儿虞琴大姐长居北京,与我们潘家一直保持联系,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同到南普陀寺,给先贤虞愚林逸君扫墓。
1945--1946学年为厦大的复员年,战乱內迁的苦难,复员回迁的艰辛,可见一斑。由于汪德耀校长领导有方,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加上包括侨界在内的民众大力支持,厦大成为全国最早在收复的沦陷区开学上课的大学之一。
1950年夏,台湾海峡局势紧张,厦大部分师生疏散到闽西山区龙岩,理学院安顿在闽西著名侨乡白土乡溪兜村(现东肖溪连村)。村里的归侨、侨眷腾出自己的“洋房”以解决师生住宿的困难。汪德耀、郑重、外教沙彭等7位教授及其家属住在张朝海楼,何恩典、金德祥、周绍民、赵修谦及其家属住在肃毅楼,方锡畴等三位教授偕家属住在二铭堂,田昭武、吴伯僖、林坚冰、黄厚哲、刘熙钧、李法西、辜联崐、邱书院、钟同德、潘容华等年轻教师住在艺丰楼,乐怡堂、依德居、怡燕堂是男生宿舍。艺丰楼为侨商张汝鳌所建,是东肖最大气豪华的洋楼,和谐的青砖,夺目的红墙,西式的骑楼,宽阔的走廊,敞亮的阳台,透着浓浓的异域风情。
1950年代初,陈嘉庚在在华侨兴业公司早年购置、后归国有的地块上,用李光前的捐款兴建国光楼群和芙蓉楼群等教工、学生宿舍。1952年、1954年,学校先后向华侨兴业公司购买大生里南段商店、一列三层楼房(9133平方米),作为教工眷属宿舍,解决学校142户教职工家属的住房困难。此外,现在的逸夫楼南侧,原有一个名叫华侨河的水塘,水塘上架着小桥,早年也是华侨兴业公司的地产。50、60年代,每逢周末,大礼堂上映电影,看电影是厦大家家户户的“必修课”。晚饭后,国光、敬贤、丰庭、大南的大人小孩,还有老人,不约而同,汇聚这条必经之路,到大礼堂看电影。散场时,长长的马路上是浩浩荡荡的人流,人影绰绰,手电筒光柱晃动,孩童的喧哗声,成为当年厦大特有的景观。
1978年华侨兴业公司董事长桂华山捐资100万元(港币),在厦大兴建电镜科研楼 ——“华山楼”,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厦大接受的首批华侨捐赠项目。1993年,“校中村” —— 东边社(即现在的芙蓉第二、第四、第十范围内的球场)—— 整体搬迁到校园外大桥头,将村落地盘(即现在的兰、排、网球场)以及大片的农田(即现在的嘉庚楼群和芙蓉湖),全部纳入学校的整体改造范围,世代生息在东边社的东澳农场36户约200名职工家庭为此作出巨大的奉献。
我曾经居住的东村,与东边社为邻,东边社子弟蔡添才、杨雅国、庄玲玲、方丽卿、郑秉英等都是同班同学。现在老同学聚会,难免回忆起我们“消失的”的家园 ——东村与东边社,依然唏嘘不已。
位于bat365在线平台思明校区的大南新村别墅群有10栋,建于1920年代初至1930年代中期,由华侨兴业公司兴建,与厦大的“祖厝”群贤楼群同时期。大南3号楼于1922年落成,是大南新村最早建成的别墅。
根据华侨兴业公司早期的规划,大南新村由1号楼至7号楼的7栋独立的别墅组成,以后又增加3栋。大南新村的方位大体是这样的:大南4号、6号南面是50年代建设的两座欧式气派的平层大楼 —— 教工之家(工会俱乐部),后拆除建成现在的建文楼。大南3号、5号、7号北面隔着大南路(原称大南中路)是建于建国初期的国光楼群,居住96户教工家庭。大南2号、3号西面是凌峰路(原称华侨路),马路对面50年代是儿童之家,后拆除改建厦大招待所,专家楼、大丰园餐厅也在此地,再拆除,成为现在的林梧桐楼群。大南6号、7号东面是博学路(原称兴业路),对面是现在的丰庭楼群博士生公寓,斜对面是大南8号、9号。原规划中还有一批别墅,以及新村路、成功路、大南北路等,因为战乱而停建。当年,这片规划中的别墅群及道路统称大南新区。
50年代,厦大重新命名道路名称,对大南别墅群重新编号为大南路1号至10号。大南新村由7栋独立的别墅组成,现存6栋。大南路8号、9号位于博学路上,大南10号位于大南校门主干大道上。大南新村大体上是石木结构,部分为砖木结构。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铺红色地砖,二层平楼,楼层高挑,是依照上个世纪20、30年代菲律宾时兴的南欧巴洛克风格,兼具福建闽南建筑元素建造的,显示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格局。大楼内客厅、卧室、饭堂都非常宽阔,窗户特别宽大,透光、通风俱佳。高大的围墙将整个别墅群围合起来,围墙以花岗石条筑成,围基用花瓶式水泥小柱装修,围墙平顶也用其支撑。别墅之间筑围墙分隔,形成各自独立的庭院。
曾经的大南路1号(土地使用面积555平方米,建筑面积362平方米,业主杨庆茂、杨仲兴),面对学校“最老资格的校门”—— 大南校门。楼房水泥结构,共有8个独立单元。大楼一层曾经是厦大居委会、总务处校产科与财务科的办公室、医疗室,在此居住过的有行政科吕俊文、财务科连少鹤(连少鹤的夫人是我们那个时期小学生非常敬重的东澳小学林友梅校长)、化学系方明弟、哲学系教师卢善庆等。二楼曾经居住过物理系系主任黄苍林、生物系林汝昌、体育部罗经龙三位教授及其家眷,各家子女黄天倪黄天行、林启宇林玫宇、罗小达罗丽娟,是我们东澳小学同期同学。大楼旁边有过一家简陋的食杂店和饮食店。大南1号于90年代拆除,原址为现在的建文楼周边的报刊栏和绿化地。
大南路2号(土地使用面积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52平方米,业主华侨杨维编),一度几近荒废,重新翻修,曾经是戴锡樟教授、厦大医院潘院长的寓所,后来是厦大派出所、厦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办公地点。大南路4号(土地使用面积388平方米,建筑面积329平方米,业主华侨陈福昌堂)。40年代后期汪德耀校长、50年代卢嘉锡教授先后在4号楼居住。,方锡畴教授也曾经在此居住,他的女儿方炜炜也是东澳小学同期同学。4号楼后来作为厦大工会的办公地点,现在2号、4号楼是bat365在线平台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场所。
大南路6号(土地使用面积418平方米,建筑面积245平方米,业主华侨陈福昌堂),由学校长期承租作为教师宿舍,曾经是陈允敦教授、刘士毅教授、魏嵩寿教授、刘峙峰部长的住所。居住这里的刘光朝兄弟、魏晋魏刚姐弟、刘闽生兄妹是我们同期东澳小学校友。前些年,6号楼开西餐厅,现在辟为校友馆。
大南路7号(土地使用面积504平方米,建筑面积295平方米,代管人华侨陈金美),也是学校长期承租,郑朝宗、罗郁聪、余纲等教授各家曾在此居住,东澳小学同期同学郑天昕、罗平等随父母住这里。10多年前,1947届校友、菲律宾华侨邵建寅伉俪捐赠80万元,修缮7号楼,冠名“怀贤楼”。这是一座带有漂亮花园的华侨府邸,大门朝向博学路,鲜明的南欧巴洛克建筑风格,宽敞的庭院,探出墙院的小黄花,爬满墙壁的青藤,加上校友之家—— “bat365在线平台”这个的醒目的挂牌,给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和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号、6号、7号三栋楼房建国初期借给bat365在线平台使用。1961年,4号、6号楼实行房改。
大南路5号(土地使用面积388平方米,建筑面积329平方米,代管人杨天兴)一直是华侨私产,它的庭院有一座从不见喷水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微型假山。5号楼曾经是厦大托儿所,还做过幼儿园的生病隔离区。有一年,爆发传染性极强的腮腺炎,患病的小朋友就集中在这里看护。方虞田副教授、何启拔教授家庭先后居住在这里。方虞田时任学校副总务长,58年因公殉职,其夫人朱植梅毕业于厦大化学系,曾任双十中学副校长。这栋别墅现在为校外一家公司租用。
大南新村大围墙之外还有3栋别墅:大南路8号、9号、10号,也是华侨建造的。豪迈堂皇的8号楼(土地使用面积918平方米,建筑面积511平方米,业主华侨陈金丝),位于主干道博学路右侧。大楼为三层楼房,底层是防空地下室,楼房整体气势恢宏,视野开阔,高大的围墙覆盖青藤爬山虎,庭院里长满三角梅,生长着石榴树、龙眼树、芒果树,还有一块标准的网球场。气派的门楼上方还隐约可见其楼名:卧云山舍。
50、60年代,8号楼是学校主要领导王亚南、陆维特、张玉麟、未力工各家的寓所。50年代,厦大处于直面台湾海峡的前线,经受战火的考验,被郭沫若先生誉为“前线大学、英雄的大学”,8号楼成为学校的防空指挥部。从我家的窗户望过去,可以看到在大楼的门楼外经常停放一部校园难得见到的黑色小轿车,是政府配给王亚南校长的专车,而且还配备一名挎驳壳枪的陈姓警卫员。在大楼的门楼上挂一口硕大的铜钟,钟声响遍校园,师生员工闻钟声而作息。一旦敲响乱钟,就要“跑警报”。教职员工与家属,携带小板凳、饼干筒、热水瓶、手电筒,沿着防空壕,钻进南普陀寺后山的防空洞(史称“厦大十八洞”)躲避隔海蒋军的空袭。防空壕有一人多深,每隔几米两边有一个可以躲进一个大人的掩体。“十八洞”是天然的石头山洞,阴冷潮湿,地面高低不平,各家各自围成一圈,坐在小板凳上打瞌睡,等待解除警报。国民党的飞机划空而过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与我军海防阵地的探照灯与高射炮连续炮声,交织在大学校园的上空,这种令人害怕又好奇的场面,长久地留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三年困难时期,标准的网球场被开膛破肚种地瓜。“文革”时期,大楼成为大学生造反派的司令部,号称 “造反楼”。1966年8月,在这里发生轰动全市的武斗,外围墙壁依稀可见当年的标语痕迹:“……革命到底”。
80年代以来,卧云山舍几回翻修,先后易主厦大党委统战部、学校档案馆、能源政策研究院,现在成为宣传、研究王亚南校长经济学理论、教育思想的重地 —— 王亚南纪念馆。可谓:一座卧云山舍,半部厦大历史。
在卧云山舍的背后,依山矗立的一幢蔚为壮观的大楼是大南路9号(土地使用面积656平方米,建筑面积476平方米,业主华侨杨悌恬),附属于9号楼的还有一座平房和车库(土地使用面积31+81平方米,建筑面积25+66平方米)。大楼因楼墙外部砌红砖而得美名“红楼”。1946年,厦大从长汀回迁,红楼曾经是女生宿舍,海外知名校友蔡悦诗(1949届外文系校友,曾任厦大泰国校友会会长)、周纯端(1949届校友,曾任厦大新加坡校友会会长)两位学长就在住宿。蔡大姐在《当我们年轻时》纪念文章里,深情回忆这段美好的大学生活:“倘若时光真能倒流,我愿意旧事重演,再次选读bat365在线平台。那里有我所熟悉亲切可爱的师友,还有萦纡脑际诉说不尽的赏心乐事。” 宏伟壮观的颂恩楼(学校的办公主楼)和建文楼(教工活动中心),就是蔡大姐与其夫君丁政曾(1948届会计系校友)捐赠的。红楼的一层和大楼外的一大片开阔空地,自50年代至今,是一代代厦大孩子永远怀念的乐园 —— 厦大幼儿园。
位于现在主干道大南路上的逸夫楼与芙蓉第三楼之间,临近大路还有一栋与大南新村的别墅群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大南路10号。10号楼(土地使用面积206平方米,建筑面积136平方米)为孙姓华侨所有。这栋黄色的小洋楼总是引起路人的好奇心,大门紧闭,从矮墙望庭院,墙体斑驳、门窗褪色,灌木成荫、花草丛生,尽显“没落”却不失“风度”。1946至1948年,汪德耀校长介绍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到学校任教,就下榻这里。50年代以后,朱保训、林莺姚慈心、黄中、郑道传陈兆璋各位先生家庭,先后在此居住。林家的林之融林之遂林之愉兄妹、郑家的郑启平郑启五兄弟,也是东澳小学同期同学。
50年代,8号、9号楼房改,房产交学校使用,原业主拿定息至“文革”时期为止。80年代,落实国家的华侨政策,居住大南新村2号、4号、6号、7号的厦大教工住户,全部迁出,交还业主。90年代,由甲方陈贞来(代理人)与乙方林祖赓(校长)签订的《房产捐赠协议书》(1997年1月22日)申明,为支持bat365在线平台教育事业发展,经业主继承人一致同意,委托代理人陈贞来将大南路4号、6号、7号三栋房屋的全部房产,全部捐赠给bat365在线平台。
1956年在全国兴建“华侨新村”的高潮中,厦门市侨联成立“厦门市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接受华侨委托代建别墅式房屋,于50年代、60年代,在中山公园西门的华新路和蜂巢山坡的南华路分别建造两个别墅群 —— 华侨新村。“华侨新村”成为厦门一个时代建筑特色的代名词。由此追溯,1920年代兴建的大南新村开全国兴建华侨新村之先河,当之无愧。
杨明志详细地向我讲述他家的祖屋 —— 大南路3号的历史。大南1号、3号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之初,为杨明志的祖父杨孝西先生所建。上世纪90年代,校园重新规划1号楼被拆除了。100多年来,3号楼始终是杨家的寓所,杨家从来没有离开祖屋。因此,3号楼成为大南新村的缩影,杨明志家庭三代人是大南新村历史的见证人。3号楼占地面积约一亩,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造价五仟圆大洋。楼房附属一座平房(土地使用面积79平方米,建筑面积48平方米)。整栋别墅用整条花岗岩筑成,壮观秀美。半月、弯弧的窗棂设计,加以平台勾栏、钢花纹饰、水泥透雕。窗户不用玻璃,而是用牡蛎壳压制的小片编串连成,经百年保持原貌。窗外均有装饰性金属护栏与遮雨设施,楼房有前后大阳台,由罗马式水泥柱支撑,栏杆用空心镶嵌式绿色瓷面的瓶摆围成。屋顶天台铺盖红砖,房门、家具古色古香。别墅有很宽大的庭院,周边是高大的围墙,大铁门在大炼钢铁年代,半夜被人偷偷锯掉,送进炼钢小高炉。庭院藤蔓交缠,神秘、幽静而宁馨,别有韵味。大南3号是我们童年时代上学的必经之路,清晨我上学顺路在大门外招呼一声,明志就会背着书包跑出来,一路结伴到学校。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院子里的3株龙眼树, 70年前,我们就在树下玩捉迷藏,攀墙爬树摘龙眼。主人告诉我,这3株龙眼树在别墅兴建时期就种下了,现在算起来也是百岁高寿,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它们分别有个好听的名字:“福眼”(果实粒大饱满)、“蕉眼”(青皮薄且香)、“鸟眼”(粒小而甜)。今天,我们年逾古稀,不会再盯着老树枝干上是否有可以享用的龙眼,而是凝视着这几位“百岁老人”,抒发思古之幽情。百年老树默默驻立,奉献果实,遮风挡雨,见证别墅的今昔。
进入大楼的大厅,一面墙壁上挂着杨家三代主人的大幅肖像,杨明志逐一介绍。杨家居住3 号楼的第一代杨孝西先生,早年以“福泉南”为商号,在菲律宾经商做生意。杨老先生是华侨兴业公司的股东、董事,协助料理华侨兴业公司在厦门的业务,参与大南新村的规划与兴建。日寇入侵后厦门沦陷,商贸屡遭挫折,杨孝西出走菲律宾。女主人黄术(又称杨黄术娟),大半辈子居住在大南3号,主持家务,是大南新村业主代表。抗战胜利后,厦大从长汀复员回迁,汪德耀校长在极其困难的关头,带领师生员工,完成学校的复员回迁任务。其间得到本地侨界的大力支持,其中就有这位深明大义的业主,识大局,顾大体,将自家名下房产大南新村1号和3号,除保留自己居住的3号楼一层之外,全部交给学校安排。当时双方只是以口头形式达成协议,大南新村由学校代为修葺,作为教员家属宿舍。50年代初王亚南校长曾经在3号楼短暂居住过,50、60年代,章振乾教务长、未力工副书记先后居住在3号楼二楼。这里有一帧珍贵的历史照片,是黄术老人(即照片中的南新村业主代表杨老太 )与居住在大南新村、国光楼群的厦大领导、教授家属合影,她们是张玉麟的母亲、卢嘉锡夫人吴逊玉、章振乾夫人张瑞征及岳母、陈国珍夫人赖家凤、吴兆莘夫人杜月茹、洪文金夫人、陈建东夫人。我惊讶地看到,我的母亲龚延娇也在其中。由此可见证几十年来黄术老人与学校友好交往,同周边邻里和睦相处。当年东边社与顶澳仔一带的老住户,还都记得这位八旬高龄的裹脚老太太,亲切地称呼她“西婶”。
1955年大南新村业主代表杨老太与厦大教授家属合影
杨家第二代是杨明志的双亲杨庆茂、吴毓梅。杨庆茂先生早年在菲律宾经商,往返福建与菲律宾,1954年回国定居,一直居住在大南3号。杨先生爱国爱乡,热心参加当地村民扫盲等社会公益活动。他支持教育事业,参与厦门华侨中学的筹建,出任侨中校董。1956年他应邀赴京参加“五一”劳动节庆典观礼,当选厦大所在地思明区第五、六届人民代表,厦门市侨联委员。吴毓梅女士40年代末嫁入杨家,50年代初,在寓居杨家的王亚南校长鼓励下,吴毓梅报考厦大政治经济学专业,成为新厦大第一位已婚又带孩子上学读书的女大学生。大学毕业后长期在厦门专科学校和中学任教。至今,两位儿媳苏细柳、吴拾芳提起婆婆,赞誉有加:出身鼓浪屿,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待人恭谦,彰显大家闺秀气质。杨家的第三代是杨明志四兄妹。“文革”时期,杨明志及两位弟弟,失学在家。长兄杨明志和他的爱人苏细柳是东澳小学、华侨中学的同班同学,其后结伴上山下乡到闽西武平县,在山区劳动、就业10年,后来赴香港定居。转眼40多年,退休养老,仍然恩爱如初,他俩是货真价实的发小与老伴。
今年春天,小学同学聚会,杨明志为我们演奏小提琴《新疆之春》《云雀》,苏细柳演唱《友谊地久天长》,仿佛回到童年,伴随着古刹隐隐约约的晨钟暮鼓,从大南3号传出悠扬的小提琴声,还是那么动人心弦。正是:青梅竹马相识相知谱恋曲,白头偕老相随相守结同心。杨明志的二弟杨明宜很有艺术天赋,他的油画作品集结成册,饱含浓厚的欧洲古典风格,获得很高的评价。杨明宜前几年病逝,三弟杨明强亦英年早逝。现在居住大南3号的是杨明强的夫人吴拾芳一家子。杨明志的妹妹杨明宛,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光,考入厦大,是外贸系1979级学生。她与陈铿同窗,完成本科、硕士学业,结为连理,留校任教。后来一同到香港创业,事业有成。陈铿曾任厦大旅港校友会理事长,夫妇热爱母校,热心校友会工作。
大南3号,有两个特别值得回忆的故事。在学校的校史纪念馆中,记载大南3号的一段革命历史。
大南新村3号 —— 历史上的门牌号是大南路16号 —— 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聚会的秘密据点、省委与党中央的秘密联络地点。大革命失败后,根据省委组织决定,1929年中共地下党员肖炳实以教授身份和社会地位作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肖炳实一家三口,就是租住在大南路16号,省委军委秘书陶铸是他的直接联系人。每当省委开会,肖炳实负责放哨,保护会议安全。肖炳实的夫人负责购买食物,供出席会议的同志进餐,肖炳实的儿子肖纯在楼外周围望风。叶飞、廖华(陈国柱)等领导同志,都曾在此召开会议。这是福建省委领导全省开展革命斗争的高层次聚会场所,又是福建省委与党中央联络的重要机关。每逢中央派人来厦门,都由肖炳实接待,将其安排在家中。中央拨给省委的活动经费,也是从上海转到这里。bat365在线平台成为省委开展隐蔽工作、指导全省革命运动的重要据点。
在3号楼的大厅墙壁上挂着一幅肖像,是一位年轻英俊、西装革履的民国范儿。杨明志自豪地介绍,这是他的四伯杨庆寿。杨庆寿毕业于黄埔军校,懂得多国语言,二战时期,杨庆寿任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总领事馆见习领事。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竭力为国内抗战筹款,将华侨捐款2400万比索(1200万美元)安全地送回祖国,交付国民政府;购买药品,军需物资,组织海外热血青年回国参战。总领事馆与延安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队伍也有联系,在当地宣传国内抗战局势,报道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极大地激发当地同胞支援祖国抗日的爱国热情。1942年1月,寇占领马尼拉,包围总领事馆。杨庆寿义无反顾返回总领事馆,与杨光泩总领事等官员一道,坚守岗位。总领事馆全体中国外交官员被日寇逮捕,投入监狱。他们不愿背叛祖国,不与日寇同流合污,50多天,受尽骇人听闻的酷刑,4月17日,被日寇枪决,英勇就义。杨庆寿牺牲时年仅27岁。
1947年7月7日,菲律宾政要、各国领事、华侨团体以及侨胞5000多人,为8位英烈举行公祭,烈士的忠骸由专机运回祖国安葬。
杨明志的三弟媳吴拾芳满怀激情地向我们讲述,从抗战胜利到21世纪初,漫漫60年来,杨家全家多方打听并多次前往江浙一带寻找烈士忠骸,虽不能如愿,但从未放弃。吴拾芳说,转机出现在2008年,她随旅游团到南京,再次前往雨花台管理处询问,一录入电脑资料库,“杨庆寿”三个大字跃然眼前。她说,刹那间,悲喜交集,不可自抑,随即奔向毗邻雨花台的菊花台。在菊花台烈士陵园,8座烈士坟墓修葺一新,“杨庆寿烈士之墓”赫然矗立其间。国务院民政部在南京市菊花台公园修复了烈士墓和烈士纪念馆,并在1989年12月2日颁布革命烈士证书,褒扬抗日英烈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杨家由衷感激党和国家,维护抗日烈士的英名和尊严,顺遂烈士亲属多年的心愿。
辞别杨明志,走出大南新村3号大院,我的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对大南新村的回忆,激起我对大学建筑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思考。
厦大思明校区的两个楼群 ——“群贤楼群”与“大南新村”,反复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群贤楼群”是陈嘉庚校主创造性设计、建设的校舍,包括厦大校园里的建南楼群、芙蓉楼群,还有集美学村的众多校舍,均属于“嘉庚建筑”风格。陈嘉庚在群贤、同安、集美三栋楼的屋盖,首创当地泥土烧制的独特的“嘉庚瓦”,替代进口水泥制作的“洋瓦”。人们形象地将它们比喻为“头戴斗笠,身着西装”,表现出中西合璧、创新创意的鲜明特点。另一个是以“大南新村”为标志的建筑风格,姑且称之“大南建筑”风格。大南新村是侨商各自选择设计方案自建的私家别墅,因而没有采用校园建筑常见的对称布局,使得建筑造型显得舒展、灵活。鼓浪屿的杨家园别墅、容谷别墅、石狮市的杨家大楼(“六也亭”),与大南新村的建筑风格相同,大体上复制上个世纪20、30年代菲律宾的建筑模式,传承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
然而,“大南新村”与“群贤楼群”建筑风格各异,其共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两个楼群都融合南洋建筑风格与闽南建筑的基本元素。大南新村虽没有群贤楼群最为典型的“三川脊歇山式”屋顶,但其出砖入石的整体结构,楼立面以白石红砖构建,石筑墙体与红砖墙面结合,造型上采用简化的西式柱体与石构窗户,与群贤楼群如出一辙。两个楼群在继承闽南红砖民居特色的基础上,融合西洋式、中国式的多元建筑风格,博采众长,体现上个世纪初期南洋流行的华侨建筑风格。百年黉宫,巍然屹立,陈嘉庚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所形成的建筑观念与bat365在线平台的办学理念是相通的,体现在几任校长 ——林文庆、萨本栋、汪德耀、王亚南——身上,他们既有深厚的西方教育背景,又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因而都特别重视中西文化结合。林文庆校长是英国医学博士,重视中国文化传统,强调科学与国学并重,致力于中西兼容的办学理念。1926年,林文庆校长创办厦大国学研究院,亲任院长,延聘林语堂、鲁迅、沈兼士、顾颉刚等名师,开创的学术传统影响了一代代厦大学人。王亚南校长与郭大力先生翻译马克思巨著《资本论》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针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现状,写出《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等鸿篇,奠定了bat365在线平台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排头兵地位。这一切,充分展示bat365在线平台坚守中华文化为之本,吸纳外来文化为之用的文化和精神底蕴。
在厦大思明校区,“嘉庚建筑”与“大南建筑”风格,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厦大校园的“嘉庚建筑”与“大南建筑”,好比是宫、商、角、徵、羽配合,达到五音共鸣,方才是美乐。“嘉庚建筑”为主旋律,配置“大南建筑”次旋律,主次分明,组成华美的乐章,回响在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里。
“大南新村”与“群贤楼群”同命运、共患难,兴建于同一个年代的同一片土地上;同样遭受日寇的践踏,共同度过危难关头;一起迎接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厦大校舍的诸多基址,曾经是华侨兴业公司的地产;至80年代,业主的继承人将大南新村十之有七捐赠给厦大。特别是两个楼群在同一时代,都蕴含着红色故事。
1926年2月,罗扬才、罗秋天和李觉民等3名共产党员,在群贤楼群囊萤楼举行秘密会议,宣告中共bat365在线平台支部正式成立,这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中共党组织。1929年秋至1931年夏,肖炳实以教授身份和社会地位作为掩护,在大南新村3号楼建立中共福建省委聚会秘密据点,这是当年福建省委与党中央的联络机关。
大南新村坐落厦大校园,家园融入校园,校园包含家园,家园、校园合为一体 —— 共生共存。《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把包括“嘉庚建筑”与“大南建筑”在内的厦大建筑视为形而下之“器”,那么,形而上之“道”则是厦大建筑所承载的bat365在线平台的历史文化与大学精神。bat365在线平台的大学精神是什么?作为一辈子生于斯、长于斯的“厦大土著”,我认为,纵观bat365在线平台百年历程,bat365在线平台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高等学府,从陈嘉庚校主创办学校,到內迁长汀办学,从新中国成立获得新生,到改革开放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百年学府与“侨”息息相关。bat365在线平台的创建得益于“侨”、建筑得益于“侨”、文化得益于“侨”,凸显学校独一无二、一以贯之的以“侨”为首的“侨、台、特、海”办学特色。以建筑物为例,一个世纪以来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爱国侨胞捐款建楼。20、30年代的群贤楼群,50年代的建南群楼、国光楼群、芙蓉楼群、丰庭楼群等,80年代以来的嘉庚楼群、华山楼、克立楼、建文楼、联兴楼、蔡清洁楼、华侨之家、佘明培体育馆、王清明游泳馆、李文正楼、恩明楼等。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之初的25年间在思明校区,仅捐建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运动场所,建筑规模多达10万平方米。这么多的留名与不留名的爱国侨胞为bat365在线平台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义举体现陈嘉庚的伟大精神。
一座座厦大建筑,宛如群星灿烂,照亮“南方之强”的天空。百年学府从私立bat365在线平台、国立bat365在线平台到今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bat365在线平台,秉承陈嘉庚先生“救国之道,唯在教育”的办学宗旨,坚定不移地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迈进。这就是bat365在线平台有别于国内外老牌大学、名牌大学的最大特色,就是bat365在线平台的大学精神!
大南新村,犹如一砖一瓦,嵌入今日拥有200余万平方米的厦大建筑之中。大南新村的每一栋古厝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都记录着历史给人们留下的珍贵的记忆。物是人非,多少故人已经远逝,多少故事已经遗失。但是,“建筑是无声的语汇”,大南新村没有消失,她的故事不会被忘却。
谨以此文,记忆大南新村的故事。
2023年6月24日 初稿
2023年8月14日 定稿
感谢:杨明志先生及亲属、黄茂林编审、邬大光教授、张建霖教授、朱水涌教授、黄宗实副研究员、石慧霞馆长、王沈扬处长等提供珍贵资料和宝贵意见。
作者 | 潘世墨
图片 | bat365在线平台档案馆
编辑 | 李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