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厦大凌峰楼

  • 2023年04月17日
  • 作者:
  • 浏览次数:
那是一幅珍藏在我心底的画面,它描绘了祖孙两代共同拥有的美丽往昔,和我们彼此思念的那几个春夏秋冬

    四个月前的今天,只因先生发了一张厦大校园的照片,我突然心血来潮,忍不住买了机票飞到那里。


    bat365在线平台是先生长大的地方,也是收留了我流浪的心,我把青春岁月的快乐和忧伤留下的地方。这所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1921年创办的大学,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厦大北邻千年古刹南普陀寺,南面百里海滨胡里山炮台,校园里万物花开,古老的建筑诉说着闽南的风格印象。



    先生圣诞期间在厦大访问,与往年不同,今年他没住逸夫楼,而是被安排住进了凌峰楼,他发的照片是通往凌峰楼的石头台阶。凌峰楼是建在五老峰山腰的一片楼群,早期的厦大教工宿舍,如今部分楼房改造为专家公寓,先生被安排住进的公寓,正是他曾经的家凌峰楼三单元。凌峰的名字取于它的海拔高度,但同研究生宿舍凌云楼一样,它也寄托着学校对厦大人壮志凌云,勇攀高峰的美好期待。


    bat365在线平台楼房命名颇有讲究,如学校最古老的群贤楼,来自王羲之“兰亭序”中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其意为贤才聚集,此为陈嘉庚先生建校之初衷。它东侧两栋取名集美和映雪,西侧两栋为同安和襄萤,其中集美和同安取自厦门的地名,而映雪和襄萤则取“晋书车胤转“,襄萤映雪的典故,是劝学之意。


    先生15岁离开家到外地上学,但他对厦大校园怀有说不尽的深情。在他眼里,厦大的美不分时间或季节,只分天的阴晴与月的圆缺,是那种或明媚或深沉的美。以往回厦大,他总寻找从前的足迹到上弦场,建南大礼堂,再到芙蓉楼前的凤凰树下。这次住在凌峰楼,他便象小时候一样,沿着石阶,爬了一百多个台阶回到楼前,看着熟悉的旧景和儿时走过的石阶,他发图并配文:少小离家,归来仍是少年。


    原以为时光荏苒生活变迁,那里早已淡出我的记忆,却不料图片使我发现,凌峰楼一直潜伏在我的心底。许多年前,每次回厦大探亲,来到又高又长的石阶前,先生仿佛真的是少年,马不停蹄地向上攀,甚至可以背着我上那一百多节台阶。那时,这座石阶是我们回凌峰楼的家唯一的路,我还为此抱怨过,觉得住在这里每天上上下下,生活有些不便。如今,厦大校园里修了通往凌峰楼群的公路,车从大南校门驶进,可以一直开到楼门前。

    然而,我却让司机把车停在山脚下,象年轻时一样爬台阶回家。每上一个台阶,我似乎看见昔日的足迹,有种回归的感觉,好像我正走回久远的生活。站在石阶中央,回头望山下美丽的校园,那年代悠久的建筑,挺拔的棕榈和姹紫嫣红的三角梅,仿佛一切仍是原来的样子。或许,在国外的这许多年,改变的只是时间,不变的是我对凌峰楼的眷恋;或许,我的生活未曾真正离开过这里,走远。。。


    19899月,当校园里的凤凰树开满凤凰花时,我第一次来到厦大凌峰楼。那时,我和先生刚领证,他带我回家拜见父母,顺便旅行结婚。为了有个结婚仪式,先生按北方的习俗,沿着石阶,把我背到凌峰楼的家。进了门,餐桌上摆满北方饭菜,我惊讶不已,因为曾听先生说过,他小时候,父母经常出差,母亲无暇顾及家务,他六岁便开始学做饭。为了我,从不下厨的婆婆居然学会了做北方面食。


    几年后,当凤凰花再次将厦大校园染红时,我送一岁的孩子回凌峰楼爷爷奶奶的身边,那时先生在国外,我即将去瑞士留学。把孩子留下那天,想到年幼的孩子将离开母亲,不舍与担忧混杂着冲击着我的心。吃过午饭,我带孩子沿着勤业餐厅后面的山路,走到情人谷,望着碧波荡漾幽深的湖水,想到因为爱,先生的父母无私奉献,承担了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负担——为我照看孩子,我心底涌起说不尽的感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幸好家在厦大校园,孩子在凡尘不染的环境里启蒙,成长为志高存远而又具有浪漫情怀的人。我感谢这通往凌峰楼的上百个台阶,因为它曾经留下了我孩子童年的足迹,我更感谢凌峰楼前相思树上那个秋千,因为它摇大了我的孩子。记得我离开的那天下午,孩子坐在荡起的秋千上,高兴地笑出声来,我在那童稚的笑声中,离开凌峰楼,走出厦大校园,远去异国他乡。


    1996年夏天,我和先生回厦大的家接孩子,那是早晨6点,五老峰的晨雾尚未散去,凌峰楼笼在缥缈的雾霭中。原以为时间尚早,父母不会带着孩子在外面等我们。然而,当我和先生沿着石阶向上走时,清晨的沉寂忽然被打破,我听见一个清脆的童音在叫爸爸妈妈,缭绕的白雾中,孩子喊着我们,正和爷爷奶奶一起站在盛开的三角梅下。


    那是一幅珍藏在我心底的画面,它描绘了祖孙两代共同拥有的美丽往昔,和我们彼此思念的那几个春夏秋冬。今天,当我再次沿着石阶回到凌峰楼门口,秋千不再,相思树昔年的繁茂亦不再,凌峰楼已经重新装修,改造成专家公寓,开始了它新的使命。但无论如何,它曾经是先生的家,在我们的记忆里,它是我们永远的凌峰楼三单元的家。

(作者/岸沚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