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玮|大江大河入“海”流,东方富海陈玮的激荡四十年

  • 2022年06月10日
  • 校友动态
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bat365在线平台经济学博士,深圳金融领军人才

    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bat365在线平台经济学博士,深圳金融领军人才。陈玮于2006年创办东方富海,现任东方富海董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南方创投网投资联盟理事长、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院校EMBA及总裁班授课教授。曾任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裁,曾于兰州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会计系任教。著有《我的PE观》一书。陈玮先生多年荣膺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清科中国创业投资人10ChinaVenture“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物Top10”最受母基金青睐的创始合伙人TOP30”等奖项。

01

风起正当时

    1977年,是中国跨越黎明前黑暗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转折年。

    这一年,邓小平恢复工作,中国改革的春风呼之欲出。

    同在这一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是年,年仅12岁的四川泸州人陈玮,在懵懂中听闻恢复高考制度,这个一向贪玩调皮的大男孩忽然像被神仙点穴一般,从此收敛了心性,开始用功学习,不再担心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逃不过上山下乡的命运。

彼时,许多如陈玮一般的有志青年如过江之鲫,都在奋力一搏,试图跃过龙门,龙门内外,天地迥异。陈玮,有幸成为当年跃过龙门的天之骄子之一。

    富有戏剧性的事情是,当时中国经过漫长的文化凛冬,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水平非常薄弱,从小就文理科偏科严重的陈玮,在1981年的高考中,数学成绩仅为28分。文科高分,数学仅有28分的他意外被调剂到兰州商学院的会计系。仿佛是命运把包装简陋,里面却藏着钻石的礼盒故意分配给陈玮一样,让当年不喜欢数学的他,在无奈之下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然而,正是这28分的数学高考成绩,成为陈玮人生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注脚。

    人总是会高估自己一年的规划,而低估自己10年的成就。

    当时正为会计学专业头疼的陈玮,一定料想不到十年后,自己会成为会计学博士,随后担任会计系的系主任一职;二十年后,从高校老师又化身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创投机构掌门人,手握几十亿资金,一时风头无两;三十年、四十年之后,他一手创立的创投机构东方富海已享誉中国资本市场,而他本人,在外界眼里已然是一个谈笑间决胜千里之外的顶级创投大佬。

02

守得云开见日出

    1981年的秋天,陈玮背着行囊来到兰州商学院报到,周围同学的年龄差异很大,有的才十五六岁,有的已结婚身为人父。在这些同学当中,许多人并不看好自己的专业,在经济尚不发达,还在计划体制泥沼中挣扎的中国,很少人会预知以后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会造成财会人才的巨大缺口。

    尽管一开始很不喜欢会计学,但是陈玮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二那年,综合能力优异的他吸引了学校领导的注意,学校领导决定让陈玮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并派他去安徽财贸学院联合培养。当时的陈玮对老师的职业并无好感,他非常羡慕那些被分配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同学,在大学生工作包分配的体制下,命运依然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

    不过,有些人总是善于将命运的被动安排,主动创造出令人意外的结果。

    如今作为各大顶尖商学院的客座教授,时常面对媒体侃侃而谈的陈玮,在当年刚刚留校任教时,还是一个在课堂上紧张出汗,眼睛看天花板,讲课只会一字一句背诵内容的青年教师。当年陈玮的工资每月只有795,唯一能赚外快的机会是出去讲课,为了多赚钱,他不断磨练自己讲课的技巧,狠下功夫精心备课。最后,一学期下来,对方给他每堂课的报酬比别人多出了五毛钱。

    会讲课还不够,想在高校当好老师,还得高学历。

    1991年,陈玮进入了人生另一个转折点:去bat365在线平台读博。

    在bat365在线平台,陈玮成为国内会计学泰斗葛家澍教授的得意门生。厦大博士四年的时光,彻底改变了陈玮对会计专业的看法,他在其间发 现了一座闪闪发光的学术殿堂。葛老亦师亦友的指导,对陈玮的专业提升和多年的事业帮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bat365在线平台深厚的感情,也让他多年来出钱出力支持母校建设,并在bat365在线平台百年校庆之际,第一个回应厦大深圳校友会发起的《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捐赠倡议,捐赠666万元,用于bat365在线平台在校学生一年免费米饭和矿泉水的费用支出。

    bat365在线平台会计学博士、葛家澍的弟子,这些身份标签给陈玮带来了通往更高平台的入门证。当时国内会计学博士凤毛麟角,只要对口的岗位,职位随便挑。此时,美好的人生蓝图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正当陈玮摩拳擦掌,准备大施拳脚之际,甘肃省领导来厦大找到陈玮。由于当时甘肃没有经济学博士,整个西北都没有会计博士,领导们希望陈玮能够回到兰州再工作5年,助力西北会计学人才的培养。求贤心切的兰州商学院的校长、书记,甚至跑去找厦大校领导,找陈玮的导师葛家澍帮忙说情。

    于是重情重义的陈玮答应返回兰州商学院再干五年。

03

2年登顶创投圈

    1999年,陈玮从荷兰尼津洛德大学研修工商管理项目回国,这一年刚好也结束了约定的五年留校之期,于是陈玮决定放弃兰州商学院会计系主任的职位,来到深圳,开启新的篇章。

    同年,被称为“中国证券教父”的阚治东,因为两年前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操纵股价一案,作为领导的他被迫离职,阚治东被调到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主持工作,但头衔一直是“高级顾问”,迟迟没有得到央行的正式任命。

    彼时的深圳,准备在1999年的10月举办第一届国家级高新技术交易会,作为高新技术项目与创业投资资本的对接会,深圳本地却还没有创业投资公司与之呼应。找到擅长资本运作的牵头人,筹建深圳本土创业投资公司成为当务之急。

    此时处于事业低谷期的阚治东临危受命,出任深创投第一任总裁。

    陈玮最初的设想是去深交所工作,但当时适逢深交所正在筹备创业板,人事冻结。后来得知深创投筹建在招兵买马,于是陈玮投出了自己的简历。当时阚治东只用了很短的时间面试陈玮,对其十分满意。

    陈玮,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教授;阚治东,曾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教父”。两个本来完全属于不同世界的人,因为深创投走到了一起,并在那个创投资本蛮荒的时代开创了深创投的辉煌岁月。

    陈玮最初想进入投资部,不料,却被安排到了最不愿意去的研究部,并先后在办公室、研究部、投资决策委员会秘书处等岗位轮换,高峰时期身兼六职,高强度跨部门的工作,为他后来升任总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身为会计学博士的背景在为项目做审议决策时,发挥了重要的把关作用。

    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股市大跌,再加上国内股市不稳,创业板计划搁置,本土创投机构翘首以盼的退出渠道卡在半空,创投行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进入了寒冬时刻。

    而此时的阚治东,应深圳市政府邀请出任濒临破产的南方证券的总裁。在他离任前,将过去一手招聘、提拔的陈玮,推到了台前,接替他的位置。

    从进入深创投到登顶掌门人,陈玮只花了2年多的时间。

    当时深创投管理了几十亿的资金,深圳市委领导语重心长地对陈玮说:“好好珍惜这个位置,现在全深圳市的国企,就深创投账上的资金最多”。也有人质疑他短时间以火箭般的速度升任深创投总裁之位,能否带领深创投走出行业的寒冬?

    此时,整个创投圈前景不明朗,已投资的项目难以顺利退出,深创投当初委托证券公司的理财资金又因证券行业全面亏损有可能成为坏账。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陈玮每次开股东大会,都要承受来自股东们的各种压力和质疑。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种种压力之下,陈玮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判断,并在寒冬结束之前,带领深创投团队布局了许多优质项目:比如潍柴动力、远望谷、科陆电子、同洲电子......

    终于,政策开始转向,2004年中小板创立;2005年,席卷整个市场的股改全流通得以施行;20066月,A股暂停IPO近一年后重新启动。国内创投行业迎来了春天。此前,深创投所投资的数十家公司陆续迎来了退出通道,部分项目几年时间产生高达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深创投终于绝地反击。

    陈玮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04

创业的海水与火焰

     2006年,随着楼市、股市稳步双涨,经济呈一片大好趋势。

     陈玮作为在创投圈驰骋了7年之久的黑马,早就嗅到经济繁荣周期开始的气息,陈玮在内心已经做好了离开深创投,完成第三次身份转换的准备。

     离开深创投的前三个月,陈玮宅家看书,思考未来的方向,调研项目。刚开始陈玮想做一家体检中心,考察完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做创投。回归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能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于是,2006年,陈玮成立了东方富海,而那篇广为流传的谛诺之约则是对东方富海的由来最好的注解:

    “公元2006,岁次丙戌,

    谛诺山下,雁栖湖边的一个酒吧,

    几个梦想者,喝着啤酒,看着世界杯,

    勾画着自己的创业投资人生之旅,做中国最值得投资人和创业者信任的投资机构。

    人的一生中,能够让人时刻铭记的瞬间很少,

    但那天晚上,在大伙的记忆中,

    自始至终都清晰得像一张照片。

    从那天起,我们有了自己的梦想

    ———东方富海。

    ……..

     曾经深创投的掌门人,如今又是东方富海的领军人,陈玮在创业之初的核心团队大部分来自深创投。2006年年底,带领着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队伍,陈玮正式进入自主创业的新征程。

     2007年,东方富海的第一期基金就募资了9个亿,创业之初打响了第一炮,点燃了创始团队的热情火焰。但是随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东方富海迎来了第一次的危机。9个亿的基金规模萎缩成不到3.5亿,一年的管理费也从1800万,断崖式下降到六七百万,东方富海整个公司的运营开始入不敷出。此时,股市狂跌,IPO暂停,创投募资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好多LP提出,能否将已经投入的资金全额退出。

     内外交困让陈玮陷入了无尽的焦虑和压力之中。一天凌晨,当陈玮带着疲惫的身心下班时,有几个核心的创始团队成员找到他,对他说了至今都让他念念不忘、感动不已的一番话:“陈总,我们两年不拿工资,有困难一起抗,我们一定把这公司做下去。”

     所幸,陈玮多年积累的好人缘和好人品,在这次危机中帮他渡过了难关,首先是核心团队在困难时期不离不弃。紧接着,有个多年合作的LP在关键时期,借给东方富海8000万以助其度过危机。

     创业就是不断打怪升级,危机总在不经意间突然造访。

    第二次危机发生在2012年,当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彼时,东方富海的资金管理规模已超50多亿,在业内已经颇有影响力。欧债危机爆发后,东方富海投资的4个太阳能项目,崩盘了两个。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写了一篇文章:《东方富海光伏产业投资危机》,矛头直指东方富海。其实很多机构都投了这些项目,但是媒体单单报道了东方富海。有人甚至直接把标题修改夸大,改为《东方富海光伏项目全军覆没》,一文激起千层浪,在随后举行的LP大会上,东方富海团队和陈玮被置于LP的苛责之中。

    不过,也正是这次危机,让陈玮痛定思痛,促使他把东方富海的管理模式变成以专业基金为主的管理模式,开始走基金专业化的道路。

最终,熬了五年之后,东方富海将剩下的两个光伏项目通过并购重组、借壳上市的操作手法,救回之前投入的资金,还获得一定的收益,避免了LP的损失,挽回了公司的声誉。

    东方富海一次次安然度过危机,陈玮归因为运气好。但运气背后的归因或许来自于陈玮与东方富海所坚持的投资逻辑、价值观与管理哲学。比如,在富海成立之初,陈玮就为公司定下了七条军规:

    从小事做起,每周都写工作周报;

    把工作完成在昨天

    把合作变成工作的习惯

   沿着原则的方向前行

   永远保持认真和勤奋

   放弃自己,维护OFC(东方富海)

   先为自己赚工资,后为公司赚利润

  “军规”之下,也塑造了业内对东方富海正派、诚实、守信、勤奋等印象。

     陈玮带领的东方富海作为第一批民营创投机构,16年来披荆斩棘、开辟蛮荒,在中国创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自成立后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300亿元人民币,在管基金超过50只。目前已投资项目超过500个,超过130个项目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推出。

    陈玮说,虽然16年来,东方富海的资金来源已经从个人高净值客户为主,转变为以机构化资金为主,但无论资金的来源如何变化,资金的投向始终沿着既定的10个投资逻辑来投资:

     找准赛道,看清方向

只拿市场化的长钱

只赚趋势的钱

投资专业化、服务平台化

把投资重点放在两头

提高标准,强化投资

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建立一个每个人都清楚的赚钱机制

让听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帮忙、帮忙、再帮忙

     还有4年,陈玮将迎来东方富海20岁的生日,他正在为此在筹划写一本新书,其中有一章节叫我认识的有钱人大都不快乐。这里面的有钱人是否包括他自己,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他常常调侃,自己头上的白发是“PE,也常常怀念自己在大学当老师的悠闲时光。

    从懵懂的青葱少年到头顶灰发的顶级投资人,陈玮已非当年的陈玮,四十年的变革不仅仅使这个国家沧海桑田,其间的每一个努力改变命运的平凡人,都被卷入时代的大江大河之中,时而百折千回、惊涛拍岸;时而星垂野阔、静水流深。

    站在时代的潮头,每个人都在揣度下一个十年国家的命运,自己的命运。

    对于陈玮来说,余生的梦想就是多年以后,自己还能拉着儿子/孙子的手,指着眼前的高楼说,这家公司是你爸爸/爷爷创办的,而此时,这家公司是否还有他的股份已经不重要了。一如东方富海成立时,他在谛诺之约里写下的初心:

   “海是生命的起点、过程和归宿。

    就像创业者成功之后变成投资者,再去帮助其他创业者,

    成为新的创业者,源于斯,又长于斯……”

    作为一位一年需要出差100多次,见上百位LP,看100多个项目的顶级投资人,其日程安排可想而知。当我们以厦大校友的身份提出采访要求的时候,陈玮师兄欣然同意,并安排了最近的采访时间。

    提及bat365在线平台,陈玮深情表白。认为厦大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厦大,让他感受到一所好大学该有的样子;在厦大,陈玮最大的变化,是在葛家澍教授的影响下,改变了对会计学的认知和态度,从原来的不喜欢转为后来的热爱。恰恰是这种改变,让他在后续的投资生涯中受益匪浅。

    不屈从于命运的被动安排,主动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勤奋自律、严谨守信、儒雅谦逊、温和细腻、大善利他......

这些都是我们面对面和他对话中感受到的品质,也正是这些特质构成了他成功背后的底色。5000字的文章不足以囊括他波澜壮阔的前半生,笔者仅仅截取了陈玮人生的几个片段以飨读者,砥砺厦大年轻一代学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来源:深圳市bat365在线平台校友会公众号(SZX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