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秋,祝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潘懋元教授从教65周年和80华诞的庆祝大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厦门市和我校领导,兄弟学校的专家、学者及潘教授的海内外弟子,参加了庆典。教育部发来贺信,贺信中说:"潘懋元教授作为一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为创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丰富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教师,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教育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为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理论骨干教师队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活动家,对我国若干重要教育改革决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少潘教授的弟子也向恩师表达了崇敬之情。面对此情此景,潘教授饱含深情地说:"一生能当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幸福。我非常珍惜这65年从事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经历。假如医学再发达一点,能够再让我工作5年,我将感到心满意足!" 今年4月23日,校工会举行欢送潘懋元、林鹏两教授参加市劳模表彰大会的仪式。在欢送仪式上,潘教授再一次动情地说:"假如有来生,我还要当个教师。"潘教授对教育的热爱,再一次感染了大家。
立志当好教师
潘懋元,广东揭阳人,1920年8月出生在汕头市贫穷的小贩家庭。父亲做发糕养家糊口,原有兄弟姐妹10人,7人病了无钱医治先后早逝。贫困和生活的艰辛伴着他熬过童年和少年时代。 他8岁时插入汕头东海小学三年级学习,10岁转到汕头的中国文学校附小读小学,后又以优异成绩只花一半学费读完初中,15岁到揭阳树德小学任教。
他上第一堂课就失败了,备好的课讲不到半小时就无话可说,站在讲台上面对乱哄哄的孩子不知所措。教学的失败给他很大的触动,却在他心里迸发出理想的火花:"我偏要当一个好教师!"这种强烈的愿望逐渐化作他奋发向上的执着追求。他成了汕头海滨中学高中师范科的旁听生,因各科成绩优秀,学校破格给他颁发师范科的毕业证书。1940年,他考进设在永安的福建中学师资养成所(后改为福建师范学校)。1941年,他又考进当时迁址于长汀的bat365在线平台,主修教育学,辅修经济学,刻苦钻研4年教育理论,并边读书边教书,兼任长汀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毕业时,因成绩优秀,第二年便回校当助教兼附小校长。1951年,潘懋元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教研室研究生班深造(后随班调整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仍操旧业。在教育实践中,萌发了新的理想:建立一门中国高等教育新学科。于是,他动员教研室的同事共同努力,于1956年试编了一本《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发送给全国综合大学和师范学校作为交流,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本高等教育学讲义。十年动乱期间,潘懋元身处逆境,却坚持研究高等教育理论。
创建高教研究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迎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春天,当时的潘教授任bat365在线平台副校长,于1978年创立中国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科研机构--bat365在线平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是年年底,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论文,在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制定了厦大高教室学科建设(1978~2000)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战略思想:"第一阶段以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为基本任务,促进建所工作;第二阶段以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开展科研工作;第三阶段,进行较高水平与较广泛的科学研究,建成全国重点学科点。"厦大高教所在潘教授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推动下,22年来已圆满地完成预定计划。1981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大高教所成为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硕士学位授予点,潘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7月潘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标志着高等教育学新学科在中国创立。1986年7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厦大高教所成为全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予点,潘教授成为我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7月,经国家教委批准,该高教所成为高等教育学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学科点,1997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唯一的高等教育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以该所为依托发展成为bat365在线平台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并于2000年9月成立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一的国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大大小小的"第一"和"唯一",倾注了潘教授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也充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过人胆识、卓越追求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他培养的研究生中现有学者近50人,已获得学位的硕士、博士百余名,均在工作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他著述甚丰,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或主编教材14本,虽值耄耋之年,但仍承担着两项重要科研任务,力争21世纪初完成。
拓展海外教育
1956年10月,厦大华侨函授部成立,后改为海外函授部。"文革"时停办,1980年复办,翌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升格为"bat365在线平台海外函授学院",这是我国最早的对外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为拓展海外办学的新天地,当时身为厦大副校长、校党委常委的潘懋元兼任厦大海外函授学院院长。他政策水平高,富有教学和管理经验,才思敏捷,办事能力强,这对外事无小事的函授学院是最佳人选。在任职期内,他对函授学院采取"大事抓紧、抓好,相对的小事放开、放活"的方针,使厦大的海外教育事业饮誉东南亚,腾飞于世界。他和几位副院长、书记对学院的领导举其大者有:①敦聘一批专家、教授(兼职)充实教师队伍,迅速提高教学质量。如敦聘国家级中医学家盛国荣教授,亲临一线讲课,开设内科专题讲座,临床实习带教等。②扩展海外招生和办学渠道。海外招生代办处由过去的10个增到30个,分布美、英、日本、巴西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教师往香港设立中医教学和临床实习基地。③增置教学、后勤设施,建立语音室、录音室、电教室和中医标本室,自筹资金新建约30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大楼,使学院的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增加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扩大招生和办学规模。加强"服务"工作,解决来院学生宿、食等问题,使学生来学院学习犹如"宾至如归"。④加强与校内院系之间,厦大医院和市中西医医院、漳州中医院的联系,合作办学效果好。⑤亲自接待海外校友,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如中文函授生余明培(1957年入学)抵厦看望母校,他感激潘院长的热情接待,便慷慨解囊,捐建一座价值约200万美元的"明培体育馆"。
潘教授离任后仍然关怀海外教育,弘扬中华文化。他在华文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报告,撰写、发表了"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论文。尽心竭力支持发展海外教育,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B]催化教育理论[/B] 潘教授不仅是一位教育理论家,而且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活动家。他乘改革开放的东风,通过在《红旗》、《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发表大批高质量的文章,引导人们支持、参与高等教育事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界开始反思过去违反教育规律,以致给教育造成严重损失的教训,提出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那么,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什么?潘教授率先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1980年,他正式提出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它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表述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简称教育外部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表述为:"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简称教育内部规律。他阐发的教育理论,根植于我国教育实际和教育实践,被认为是我国学术界对教育规律宏观体系最深刻、最全面,也是最好的概括。它不仅为教育学中许多理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科学的思路,而且对指导教育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接着,潘教授相继提出了如何解决关于高等教育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挑战问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地方化问题、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问题等。他的观点和意见经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是潘教授对我国教育理论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1978年以来,潘教授除校内职务外,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国家教委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学科组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还担任南京大学等全国20多所大学和高教研究机构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或研究员。他外出讲学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东西南北中40多个大中城市,过日本、菲律宾、泰国、英国、美国、俄罗斯等10 多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成功地搭建中国高教研究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去年春夏之交,他以80岁高龄东渡扶桑,应邀赴日本广岛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兼任客座研究员,并为研究生开"高等教育学专题"、"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课程。这期间还分别到日本多所大学做报告、访问并调查日本发展私立大学的经验与措施。为表彰潘先生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和促进国际交流的杰出贡献,1999年2月英国赫尔大学在北京中国留学教育基金会逸夫交流中心举行学位授予仪式,授予潘懋元先生荣誉博士学位。该校校长迪克思(Dilks)教授在授予仪式上高度评价了潘先生在高等教育研究上所做的开拓性工作,称他是一位"对中国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Presctor)还发来了贺信。潘先生身体力行,组织、宣传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像工业催化剂一样,推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全国高教研究机构已发展到700多家,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研究问题之深,名列国际前茅。 为[B]人师表 行为世范[/B] "潘先生在学术上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专家,在生活上也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者",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堪称楷模"。他的研究生们几乎众口一词。
教师的根本是教书育人,但经师易获,人师难得。潘先生年逾花甲时开始招收研究生,无论是硕士或博士生入学,他的第一次报告都提到韩愈的《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提倡教学相长,与学生一直保持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严于治学,但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
每逢周六晚,他的研究生们就在他家里聚会,"挤挤"一堂,研究生谓之"周末沙龙",潘先生称为"家庭访谈制"。此时,潘先生总是作为一位宽厚的长者,作为平等一员,认真倾听,偶而含笑点悟,时而择要评说,或者启发引导。正是在这融洽的氛围中,他的品格和风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或是学生专题讨论,甚至所里的政治学习,他总是随身带着笔记本,认真听讲,不断记录,遇到疑惑性或关键性问题,他还当场提问,俨然一个"小学生"。
潘先生以身立教,恪尽职守。有次台风过后大雨滂沱,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当时已78岁的老人赤着脚,步履蹒跚地走到高教所,学生们都感动不已。他以事业为重,以所为家。1994年春,他被聘为汕头大学教授,月薪6000元人民币,潘先生仅拿1000元作来往旅费和简朴生活开支,余款悉数捐给科研经费缺乏的高教所。10年前,当他的研究生从五湖四海返校祝贺建所10周年时,他语重心长地把自己的"三自"经验送给他们--要想在学术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自我努力,自甘寂莫和自讨苦吃"。并将"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作为座右铭与青年学生共勉。在研究生毕业的欢送会上,一位研究生情不自禁地说道,"多年来我悟出一条真理:'要做学问,先学做人'"。高教所的研究生多有同感,谁没有受过这位导师在思想上、生活上的关怀呢?潘先生对上辈、同事也同样关爱有加。原教育系主任李培囿病时,他关怀备至,病故后对其家属也很关照。逢年过节时,潘先生主动去看望老龄同事。他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以仁者之心爱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潘老承传给我们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