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20日,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 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96岁的曾呈奎教授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终身的海洋科学研究,离开了他的同事、学生和亲人。
1月26日14时10分,载着曾呈奎骨灰盒的“海鹰号”艇在哀鸣般的汽笛声中,缓缓地在青岛汇泉湾畔中科院海洋所附近的水域兜了个圈后,他的骨灰被撒入了他一生眷恋的大海。
他走了。寄托着海内外各界人士悼念和缅怀之情的唁电,雪片般飞到黄海之滨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席路甬祥说:“曾呈奎先生是我国海藻学奠基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高尚品德将永垂青史。”美国藻类学会主席科尔特?匹司奇尔博士在唁电中寄托着哀思:“曾呈奎教授毕生从事于海藻生物学及其栽培的研究,他的工作成就受到全世界几代藻类学家的赞赏和钦佩。”
传奇人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曾呈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1909年6月出生于福建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1929年,他在bat365在线平台植物系学习时,当他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便萌生了“海洋农业”的想法。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对海藻的研究还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1932年他到岭南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1935年毕业后到大学任教。这期间为了摸清我国海藻资源“家底”,他南到海南,北至辽宁,对祖国沿海的海藻进行了艰难的调查,采集了数千号海藻标本,为我国海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940年曾呈奎漂洋过海到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藻类学、湖泊学和植物生理学。1943年6月,当他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后工作结束,准备回国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中美交通几乎断绝,曾呈奎未能成行。后来为了实现自己“沧海桑田”的理想,他选择美国最有名气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进修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化学,同时继续他的海藻资源及其利用研究。
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已是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拥有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美国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单位也都希望他去工作。但报效祖国,“沧海桑田”的理想,一直是他难以割舍的情结。这年12月,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曾呈奎回国后,受童第周之邀,到当时在青岛复校的山东大学任教授。于是,他一面教书,一面从事海洋科学研究。
在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所要争取到台湾去的科学家之一。当时,他远在厦门的夫人和三个子女已闻讯先去了台湾。此时的曾呈奎又一次面临着人生的艰难选择――是呵,血浓于水,骨肉亲情远方的呼唤,撕裂了曾呈奎的心。在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思考之后,他作出了毅然留在大陆,投身于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的决定。他对他的一位学生说 “国民党不重视国家科学和教育事业,我相信共产党。”从此他与家人天各一方。直到1975年,在他担任副团长的新中国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时,才得以在美国与离别数十载的家人第一次相见。但直到1995年其次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研究员曾云冀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才出现了50年后父子第一次握手的感人场面。
如果说毅然留在大陆,投身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是曾呈奎人生中的第二次重大抉择,那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则是他人生中的又一次选择。1956年,曾呈奎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10年的“考验”,他的入党申请在1966年通过了基层党组织的讨论。就在他期待上级党组织批准之际,“文革”开始了,他被关进了“牛棚”。“文革”结束后,他再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申请。1980年1月8日,他终于在古稀之年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这位经过长达20多年考验的新党员,在入党宣誓的当天,对他的学生这样说 “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努力干,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活着,就要给人民努力做点有益的事情”。
战略科学家与“三次水产养殖浪潮”
青岛,闻名全国的海洋科研城。这里不仅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海洋科研机构,还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海洋科研人员。而且,这里还是我国“三次水产养殖浪潮”的发源地。曾呈奎从事海藻生物学研究70余年,在藻类的分类形态研究上发现了百余个新种,两个新属,一个新科,具体主持和领导了《中国海藻志》的编写,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藻类分类学家之一。
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呈奎走遍中国的南北沿海,开展中国海藻资源的调查研究,至今在不少国家的博物馆内,仍完好地保存着当年他寄去的中国海藻的珍贵标本。四、五十年代,紫菜的形态生活史研究成为当时世界藻类学界的研究热点,他在青岛立即抓住了这个科技难题,并很快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早突破由紫菜丝状体产生壳孢子,由壳孢子产生叶状体的两个科学家之一。由他最早定名的“壳孢子”一词,被世界藻类学界采用至今。
海带,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但早些年,我国每年需要从日本和苏联进口一万五千吨干海带。曾呈奎在分析了国家的需要和现实的基础上,从五十年代初就把海带养殖选定为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的研究方向之一。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终于取得了海带夏苗培育,海上施肥和南移栽培的巨大成功,随后我国的海带栽培业迅速发展。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国人工栽培海带的总产量已达到30万吨干品,是原产地日本和苏联自然海带产量5万吨的6倍,从而震惊了世界藻类学界和水产养殖学界。曾呈奎和同事们的海带栽培研究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水产养殖浪潮”,正是在这个“浪潮”的推动下,才有了紫菜、裙带菜和龙须菜等其它海藻的栽培业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并迅速发展的“第二次浪潮”;才有了后来动物性的贝类 贻贝和扇贝 养殖,虾类的养殖和鱼类的养殖业也首先在中国迅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第三次浪潮”。
在发展海带栽培业取得进展的同时,曾呈奎组织完成了从马尾藻中提取褐藻胶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化学工业的新领域――海藻化工工业。在此基础上,他还进一步开展了海藻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并将这些产品用于药品、食品和饲料生产,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褐藻胶生产国。
70多年来,曾呈奎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了37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2部学术专著。他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家和人民也给予他众多的荣誉 他曾先后多次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省部级奖,以及太平洋地区科学大会奖、美国藻类学会杰出贡献奖和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曾老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名战略科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科院海洋所现任所长、博士生导师相建海对曾呈奎的一生这样评价。
是的,他是一名战略科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针对国际上少数科学家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他将自己“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蓝色农业”的系统思想。1998年他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蓝色农业”为题组织和主持召开了第108届香山科学会议,进一步推动“蓝色农业”事业的发展。从那时起,我国沿海各省先后提出了科技兴海和建设海上强省的规划。到2000年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
当年,为加强我国海洋管理事业,曾呈奎等七名科学家一起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为支持国家海洋局的建设,中科院海洋所将自己急需的科学考察船“实践号”无代价地转拨国家海洋局使用。
当年,他和其他科学家曾联合向国家建议开展南极调查研究,也被国家采纳,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能够独立进行极地研究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他的倡议下,国家科委启动了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该项目以丰硕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跻身于国际领先行列,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向生产的转化。
1992年,他又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提交了题为《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上强国》的报告,建议国家攀登计划B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建议被采纳,使我国在世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海纳百川:为了中国的海洋科研事业
在中科院海洋所采访,无论是白发苍苍的科学家,还是年轻的学者,他们在缅怀曾呈奎一生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时候,说得更多的,是他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严谨治学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
1950年8月,在童第周和曾 呈奎等人的倡议下,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成立,曾呈奎任副主任,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在他和童第周、张玺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培养和指导下,一批批优秀人才汇聚到这里,并相继成为国内外成绩斐然的科学家,其中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四任所长、著名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以及张福绥、袁业立、金翔龙、郑守仪、胡敦欣、侯保荣等著名科学家已当选为两院院士,正引领着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最早跟随曾呈奎的张俊甫、张德瑞、吴超元和纪明候4人,分别从事海藻的分类、形态、栽培和海藻化学研究,早已成长为这些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国际著名科学家。现任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费修绠,1954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曾呈奎的指导下从事海藻栽培学和紫菜等经济海藻的实验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研究。50年来,在曾呈奎的带领下,成功地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我国特色的紫菜人工育苗和栽培生产技术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分别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故著名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也是曾呈奎发现和培养的杰出人才。赫崇本当年在美国学习期间,是曾呈奎劝其由金属物理学改攻物理海洋学。1948年,回国后的赫崇本与曾呈奎一起在山东大学开设了普通海洋学,组建了山东大学海洋系。赫崇本生前曾这样对人说 “没有曾呈奎的帮助,就没有我赫崇本的一切。”
曾呈奎培养下一代,关心和扶持年轻人成长,这在海洋界有口皆碑。曾呈奎十分清楚初次出国人员生活上的不便,当海洋研究所年轻学者王广策在第一次出国进修时,他主动拿出300美金让他带上,以供不时之需。向记者谈起此事,现在已经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室副主任的王广策满含泪水说 “曾老关心我们胜过关心自己的子女。”
是的,曾呈奎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先后为国内外培养了一百多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既有本所的科技人员,也有兄弟单位的科技人员,甚至还培养了许多“洋弟子”。国际藻类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麦克思 侯莫森特资深教授就是在曾呈奎的引领下走上藻类学研究之路,并成为著名藻类学家的。
曾呈奎凭着在国际学术界很高的知名度,先后促成了中美、中加、中英、中日、中法、中德等国家之间的多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扩大了我国海洋科学界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把我国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推上国际学术界的舞台。
曾呈奎一生心中永远装着祖国,装着人民,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几十年来,受到过曾呈奎接济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数不清。离去世前一个月,他获得了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爱心捐献奖”。通过这个奖项,他的同事们才了解,近几年来,这位收入并不高的大科学家已累计拿出了近30万元的积蓄用于公益事业,捐助给困难学生和社会群体。在青岛市慈善总会,记者看到了一封来自青岛大学的感谢信。4年前,曾呈奎作为青岛市慈善总会创始人之一,拿出几千元钱定向资助青岛大学两位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去年6月24日,这两位受资助的学生在得知资助他们的是曾呈奎院士后,激动异常。他们给慈善总会写去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曾呈奎院士的感激之情,并在信中表示 “决不辜负曾爷爷的期望,一定像曾爷爷一样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2004年12月10日,曾呈奎各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苏醒过来的他,第一件事就是表示要向慈善总会再捐款两万元。
2005年1月12日,这位96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当得知海洋所要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时,又特意委托前来探望的胡敦欣院士代他捐款1000元。
曾呈奎对他人是“散财童子”,对自己却处处“精打细算”。平日里,他给工作人员写便条,用的是旧台历纸;使用的信封,也是用过的旧信封;研究所早年发的科考服,他一穿就是10多年。在他简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家中,他的小保姆郑立妍拿出几张裁过并迭好的卫生纸,流着热泪对记者说 “这是曾老裁过的卫生纸,他平时将一张餐巾纸裁成三块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一位大科学家会是这样节俭的人。”
为了大海:轰轰烈烈过一生
“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轰轰烈烈过一生”――这是曾呈奎的口头禅,也是他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
1975年,曾呈奎被“解放”出来,当时正值我国刚刚收复西沙群岛不久,他以战略科学家的超前思维和视角,果断提出了应立即组队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的建议,并于197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亲自率队前往考察。当时的西沙群岛,环境恶劣,条件极差,但这并没有难倒这位已70多岁的科学家。在岛上的日子里,他每天和年轻的科考队员一样头顶烈日,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徒步踏过滚烫的沙滩下海采集标本。南海炽热的高温,使曾呈奎和其他科考队员一样,脸上、身上晒暴了皮,被汗水一浇,疼痛难忍。每天在回到驻地吃过饭后,他又不顾下海的劳累和蚊叮虫咬,立即投入到标本的分类和鉴定工作中。晚上海岛停止供电后,曾呈奎就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工作,直至第二天凌晨,几乎天天如此。
1996年,为了补充我国马尾藻的资源和分布的有关资料,已是87岁老人的曾呈奎决定亲自带队去广西北部湾中的涠洲岛采集马尾藻标本,鉴于他年事已高,海洋所领导决定由他的学生和助手前去完成,但他耍起了脾气,决意亲临现场。海洋所的领导没招了,只有借助中科院的“尚方宝剑”――后来,在中科院领导的干预下,他才勉强同意只在广西北海驻地等候。直到工作结束,他还在反复念叨 “为何不让我出海上岛 简直是岂有此理 ”
2002年,93岁高龄的曾呈奎因病住院。当时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已接受邀请,准备去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日程紧迫,病中的他为了不影响陪床老伴的休息,每天都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溜”到病房的洗手间里,坐在马桶上,借着微弱的灯光修改他的学术报告。老伴发现了,在万般无奈之下,她打电话搬来海洋所领导给他“施加压力”。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手术后,在刀口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他就带着助手和学生飞赴马来西亚出席了在吉隆坡召开的“亚太地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大会”,并在会上精神饱满地作了45分钟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今年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教授,从海洋所建立初期就与曾呈奎合作共事。在曾呈奎去世前的一周,刘瑞玉去医院探望曾呈奎,刚要离去时,曾呈奎又把他叫回来,紧紧拉住他的手,却说不出话。“我知道,曾老还想跟我谈工作,谈大海。”――说到这里,刘瑞玉教授的眼中泪光闪动。
“身体有用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入大海,所有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这是曾呈奎的临终遗言。
“我是大海的儿子”。这是曾呈奎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作嘉宾时向观众表达的心声,也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