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我的厦大老师

杨圣云、陈明茹、肖佳媚:大海之子———记丘书院教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2日 17:08 浏览次数:

丘书院教授出生于1924年,江西于都县人。1944年,他怀着对bat365在线平台的向往,考取了享有“南方之强”美誉的bat365在线平台。当时厦大内迁长汀办学,他从江西老家徒步走到厦大。在厦大海洋系创办人汪德耀教授、唐世凤教授和导师郑重教授的亲切教诲和培育下,丘先生历经四年寒窗苦读,于1948年从厦大生物系毕业。之后,先生先后在厦大生物系和海洋系任教,系bat365在线平台海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求学时期的丘书院

丘先生是我们心目中亲切的老师、尊敬的长辈,他“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的闪光品质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后辈学子,是我们的楷模!

图片纳百川,爱书、惜书但不唯书

丘先生一生从事海洋鱼类学、海洋浮游生物学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但凡与之有关的书,他几乎都收至书阁。新中国成立前,国内有关鱼类学的书籍非常少,很多书籍只能依靠摘抄和翻译,丘先生一直保留着这些书籍的手抄版本,甚至包括插图。他在20世纪50年代编写的《鱼类学》讲义是国内海洋鱼类学的第一本教材。而他早年编译的《鱼类学与海洋生物学》手稿,则是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学系1978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时用的课本。丘先生还全程参与了1984年版的《福建鱼类志》(上、下卷),该书由bat365在线平台、上海水产学院和厦门水产学院等单位联合编著,是当时国内第一本地方性海洋鱼类志。2006年,值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学系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丘先生将其一生的学术论文集结成《丘书院文集》出版,内容涵盖浮游生物学、上层鱼类学、海洋生态学、软骨鱼类学、渔业史等领域。

2F03A

丘书院保留的讲义稿

晚年的丘先生记性大不如从前,但在书籍摆放方面,他从不糊涂,在眼睛重影最严重看不清东西的时候,他都能凭着自己对书本的熟悉和分类找到想要的书籍。家人深知“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那些标本,哪怕只是片段,他都要留着。几次搬家,他都要一一点清楚,摆整齐”。丘先生坦言:“只有教过书的人,才会知道这些资料的宝贵。那是我们从各种杂志里苦心收集来的,深知它们来之不易。这些教材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翻译出来的。”如此惜书、爱书如宝之人,在对待这些智慧的结晶时却从不吝啬。有老师和学生来家中请教问题、借阅书籍,丘先生都是倾囊相授并十分乐于分享,同样的书籍若是有复本,他也一定会送到实验室供师生参考。

CF76

丘书院书架一角

丘先生爱书、爱读书,但绝不唯书是从。早年,我国关于南海沙丁鱼类的记载只有四种,丘先生根据南海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动物区系的位置,认为我国的沙丁鱼类种类记录可能不甚全面,这会极大地影响国家对上层鱼类的开发。为了弄清楚该鱼类的类型及分布情况,已近花甲之年的丘先生亲自带领学生到沿海地区实地考察,从辽东湾往南,沿路采集沙丁鱼类样品,一直到北部湾和海南岛,相当于把中国的海岸线都走遍了。采样的过程长达两年多,他带领学生连续三次深入海南岛各大小海域采样。白天考察团队的采集工作如火如荼,晚上大家则在简易招待所里看臭虫“排队游行”,甚至把公社的门板卸下来当床。尽管如此,大家都高扬科学研究的乐观主义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发现分布在我国海域的沙丁鱼不止四种,而是十种。他对这些鱼类的深入研究拓展了我国的鱼类学内容,为开发利用上层渔业资源做出了很大贡献。

C5B5

丘书院展示金色小沙丁鱼标本

丘先生在指导学生读书方面也很有心得。他认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多读书,才能有海洋一样宽广的知识和视野,才能真正深入海洋学的研究。丘先生不仅要求学生要重视国内外学科前沿动态,还要求学生要重视经典著作的研习。至今,鱼类学实验室的书柜里依然摆放着20世纪20年代由国外学者JR.诺门编著的《鱼类史》,这是丘先生推荐给研究生的经典必读书目。“旧书不厌百回读”,时至今日,这本书依然是bat365在线平台海洋鱼类学研究生的必读教材。除此以外,丘先生认为“知古方能通今”,一名学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科的历史并亲身实践。他本人就非常关注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历史,曾运用其深厚的历史学底蕴研究我国海产生物的古书,如《闽中海错疏》《闽书》《海错百一录》等,并发表了《现代福建鲨鳐类研究志略》《福建海鱼古今俗名考》等文章,供我国海洋鱼类学和渔业研究者参考借鉴。而由他编著的《西北非近海渔业资源》一书对推动我国远洋渔业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片容学问,书写海洋新发现

丘先生年轻时候的求学经历,塑造了他扎实勤勉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成为他与海洋结缘的最初见证。1953年的bat365在线平台还没有一位从事鱼类学研究的老师,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他主动申请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修。其间,他还走访了青岛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北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结识了伍献文、曾呈奎等著名学者。此后,他长期从事鱼类生物学和海洋浮游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创新性地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栉水母摄食生态学,发现了球栉水母的“口道囊”结构,达到了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我国鱼类学研究的泰斗、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伍献文教授还发来贺电,并积极询问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看似简单的精神鼓励,成了丘先生学术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柱。

20世纪60年代,丘先生从当时的文献资料中发现了苏联在灯光捕鱼方面有技术性的突破,据此,丘先生率领厦大老师深入东山岛,与当地渔民一起,在国内率先开展灯光捕鱼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其研究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丘先生成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首批对外交流的海洋生物学专家之一。对外交流的过程便是接触学科前沿的过程,正因如此,丘先生特别鼓励学生先“走出去”,再“引进来”。

丘先生也是我国上升流生态系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该理念的提出源于他对多学科交叉的远见卓识和国际视野。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班牙召开的“上升流生态系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上,他是我国唯一的参会代表。他还是“闽南G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生态系研究”项目的主持人之一,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开展的“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主要经济鱼类生物学研究”曾获得199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EBA4

丘书院出访意大利交流学术

在对国际海洋鱼类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丘先生认为,我国应该加强鲨鱼等板鳃鱼类的生物学研究,他也是国内最先把目光投向板鳃鱼类生物学研究的学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有关板鳃鱼类生殖生物学的文章,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他又根据海洋生物学及药用和营养物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指导研究生开展板鳃鱼类和上层鱼类的营养物质含量研究,发现上层鱼类和软骨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为开发利用板鳃鱼类中对心脑血管有保健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至今,bat365在线平台对海洋板鳃鱼类生物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国内前沿。

图片立德行、善人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丘先生在生活中特别平易近人,淡泊名利。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丘先生对海洋科学的研究十分执着,一直坚持走在调查研究一线。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为了研究中上层鱼类和板鳃鱼类,丘先生常带领学生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采集鱼类样品。福尔马林、纱布、手电筒、军用水壶、蒜头、盐、咸鸭蛋,装满了一个大铁皮箱子,这些便是当时丘先生在全国采样的全部装备。年近古稀的他跟二十多岁的学生们一起挤长途车、住简易招待所、肩挑背扛集采样品,却还时时不忘关照学生们注意身体,咸鸭蛋就是他每次出门时从自己家里给每位学生外出采样准备的标配。

丘先生非常强调要多看文献。那时收集文献远不如今天便利,丘先生就把他收集到的文献复印出来装订整齐,分专题、编号码发给学生,再定好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与大家深入探讨科研的方法、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学生,或给学生限定死板的思路和研究方向,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C7D7

鱼类学讲义手抄本

丘先生从不愿意为私事麻烦自己的学生,但学生们却由衷地敬重他,优良的爱生尊师风气在鱼类学实验室里代代传承。他对科研事业的躬体力行和孜孜不倦,对教书育人工作的不遗余力,对学生和后辈们的无私关爱,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所珍藏的鱼类书籍和标本以及那泛黄的讲义,还有他那未泯的童心,也都将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留存。

BDBA

他将年华付与海洋,人生底色绘以深蓝。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介:杨圣云,男,分别于1973-1976年、1978-1981年就读于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原bat365在线平台海洋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现为bat365在线平台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明茹,女,分别于1986-1990年、1992-1997年就读于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bat365在线平台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bat365在线平台马来西亚分校中国-东盟海洋学院副院长。

肖佳媚,女,2000-2007年就读于bat365在线平台海洋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bat365在线平台海洋与地球学院高级工程师。

文 | 杨圣云、陈明茹、肖佳媚

图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赵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