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南强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南强故事 -> 正文

鲁迅:鲁迅在厦大心情平静人胖了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6年03月24日 00:00 浏览次数:

130天与80年

追寻鲁迅在厦门的足迹,这个有着中国最硬骨头的形象变得愈发鲜活和真实:他在和许广平恋爱中的甜蜜和愉悦,他对青年的热心,对底层民众的一视同仁……

厦大在读的研究生林聪辉回忆说,上中学时他觉得鲁迅的作品很难懂。到厦大后,他在课堂上听老师讲鲁迅,还担任鲁迅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鲁迅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直面人生的勇气,让他感受得十分真切。

研究生吴瑞伏曾在河北承德师院给学生讲鲁迅,等她来到厦大后,鲁迅所写的东西历历在目,鲁迅这个遥远得有些耀眼的形象一下子亲近了。

鲁迅在厦大的4个多月中,指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创办了《鼓浪》和《波艇》两种刊物。为了支持文学青年的刊物,鲁迅还特地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波艇》上。历时80年,除了战乱和“文革”,《鼓浪》从未间断过,坚持纯文学、坚持鲁迅的风格。

昔日鲁迅笔下的“荒岛”“死海”已面貌一新,厦大成长为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尽管鲁迅在厦大时间不长,但鲁迅精神对厦大来说非常重要,鲁迅的音容已定格在集美楼上,定格在他所写的“寂静如浓酒”的厦门夜色中。

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3·18”惨案发生后,鲁迅抱着“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想法,在林语堂的邀请下,1926年9月4日,从上海乘轮船抵达厦门,到bat365在线平台担任国文系教授和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鲁迅在厦大开设了两门课程: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还编写了《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两本教材,写了历史小说《铸剑》、《奔月》等。

鲁迅在bat365在线平台任教期间在南普陀的留影。摄于1927年1月2日。(翻拍)

2005年4月7日,厦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潘世墨向鲁迅之子周海婴(右)颁发聘书,聘周海婴为bat365在线平台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

1926年9月11日,鲁迅将这张印有bat365在线平台全景的明信片寄给远在广州的许广平。(资料图片)


80年前,鲁迅从上海乘坐“新宁”号到厦门,在厦大任教,呆了短短4个多月后离厦赴穗。 80年后,一群群厦大学子从鲁迅塑像下走过。这里也是学生们聚会的一个重要场所,每周二周四这里是英语角,周六是吉他沙龙。每年开学,新生都成群结队地到位于集美楼的鲁迅纪念馆参观,鲁迅在厦大的短短一百三十天,对于厦大学生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先生就在我们身边”。

来到厦大 评论厦门“风景佳绝”

厦大人文学院副院长朱水涌教授指出,对于鲁迅自己而言,厦大时期是鲁迅生命中最柔软的一段日子,也是鲁迅做出“教书”还是“文艺创作”重大选择的关键时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两篇收录入中学课本的鲁迅作品,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熟知。罕为人知的是,这些散文是鲁迅在厦大写就的。朱水涌介绍说,像这样风格闲淡、自然的文章,在鲁迅的作品中并不多见,“这个时期,鲁迅的心情是温暖的,笔致是温婉的”。朱水涌说,“沉静”、“安宁”是在厦期间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

远离混乱芜杂的论战中心北京,来到厦门这座海滨小城,这里的独特韵味给鲁迅一种难得的清静,鲁迅评论厦门“风景佳绝”。同时,鲁迅在厦大领取400块大洋的月薪,在物质方面很满足,他在给许广平的信中说自己“心情平静得多了”,能睡了,人也胖了。

“许”墓留影 表达对许广平之爱

厦大时期正是鲁迅与许广平两人确立恋爱关系的关键时期,他和许广平频频通信,著名的《两地书》主要写于这个时期。

厦大的鲁迅纪念馆,是全国五所鲁迅纪念馆中惟一设置“鲁迅与许广平”专题展厅的。走进展厅,鲁迅与许广平深沉而又热烈的爱情,在来往于厦门与广州的书信中呼之欲出。

负责鲁迅纪念馆日常事务的厦大中文系老师唐琰告诉记者,从她的教学体验来看,鲁迅的感情生活是现在年轻的学生们很想了解的——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个全面丰满的形象,从这里他们能触摸到鲁迅的情感,更能理解他的伟大之处。无论是作为教育家的一面,还是鲁迅的感情生活,厦大鲁迅纪念馆都全面还原了鲁迅形象。

去年,鲁迅独子周海婴来厦大,他特意指着一张鲁迅当时寄给许广平的厦大风景明信片说,瞧,这上面父亲在自己住的位置上画了个圈,是想告诉母亲他的住处。

鲁迅临走前特地到南普陀的一座荒坟前留影,他选择了一个写着“许”字的墓碑在前面留影,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现他对许广平的爱。

厦大演讲 推崇“好事之徒”与“傻子”

在远离政治中心的厦门,鲁迅从来没有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厦大的演讲之风在他来了以后日渐兴盛。

鲁迅曾在厦大群贤楼礼堂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他提出,青年学生要奋起救国,勇于做改革社会的“好事之徒”,不能在书斋中死读圣贤书。朱水涌说,这场演讲由校长林文庆亲自主持;尽管林文庆的思想是尊孔的,不能完全同意鲁迅的观点,但林仍在鲁迅演讲后总结说,陈嘉庚就是鲁迅所说的“好事之徒”。

其后,鲁迅在集美学校演讲时提出,世上聪明人很多,却往往不能办事,“世界是傻子的世界”,他们是社会的改造者和创造者,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鲁迅还在共产党员罗扬才等创办的平民学校开学典礼上演讲。这个学校里的学生是当时住在顶沃仔一带的渔民子女,没钱念书。鲁迅说,“你们穷的是金钱,而不是聪明智慧……你们能下决心,你们能够奋斗,一定会成功,有光明的前途……”

离开厦大 学生随他一同去广州

鲁迅原本打算在厦大任教两年,然而仅教了一个学期他就离开了,为什么?

一方面鲁迅在厦大衣食无忧,生活平静而闲散。另一方面,在得到暂时的安宁后,“不过总有些无聊,有些不满足,仿佛缺了什么似的……”无聊和寂寞袭来,让鲁迅迫切希望离开。

这时,许广平热切地主张鲁迅到广州去,中山大学也给鲁迅下了聘书。1926年12月31日,鲁迅正式提交辞职书。1927年1月,鲁迅就离开厦门了。随他一起去广州的,还有几个一同离校的学生。

(感谢厦大教授朱水涌对本文所做的贡献)


往事

孩子气的鲁迅

鲁迅来厦大时是45岁,在文坛上已取得重要地位,但在感情生活方面才刚刚开始,这时他经过犹豫和彷徨,终于冲破世俗的藩篱,开始了与许广平的爱情佳话。

关于鲁迅的爱情,朱水涌教授在研究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史料后讲了这样两个小故事:

鲁迅所住的集美楼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跳出了,但那刺果然有效,给了我两个小伤。”许广平则在回信中说,在她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孩子气的、穿着长袍在栅栏上跳来跳去的鲁迅。

鲁迅合家照。(翻拍)

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中提到,自己教的课堂上来了两个教育系的女生,但自己是“目不斜视”的。许广平则回信说:“斜视有什么要紧,惯常倒不是斜视,许是冷不防地一瞪……”鲁迅再回信:“斜视尚不敢,何况瞪呢”。

像这样的细节在《两地书》中常可见到,两人表达爱意的方式既微妙又有趣。

“对于异性,我是爱的,但一向不敢。因为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 不想辱没了对方。”——鲁迅

“你说:‘我可以爱。’你就爱我一人。”——许广平

1927年1月2日,鲁迅、林语堂(左三)与厦大文学团体“泱泱社”成员在南普陀的合影。(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