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群贤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群贤文苑 -> 正文

黄希哲老师纪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5日 00:00 浏览次数:

去年底,我的大学老师黄希哲携同师母,由厦门经广州转机回澳洲,在穗小住三日。十年不见,黄老师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虽是年过八十的老人了,但老师谈笑风生,风采不输当年。屈指一算,老师和师母回到澳洲已近半年,但其朗朗笑声,似仍萦绕在耳边不去。而黄老师三十多年前在厦大讲台上生动形象,似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偶然的机缘使我选读外文系学了英文。但我们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生产一线的学员,有些同学连英语二十六个字母也认不全,可想而知学习的困难。但甫一入校,就听高年级学员介绍说有一位黄老师,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正在课堂上排练英语话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老师头上臭老九的帽子还未完全摘掉,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的“使命”也未完全完结。专业学习的风气虽已开启,“白专道路”的阴影仍未祛除。面对全然陌生的英文书,大家的心既茫然忐忑,又难耐求知的热望。黄老师首创的“话剧教学方法”,让工农兵学员自编英语“革命剧”,既免除了人们对“白专道路”的恐惧,又大大提高了学员们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英语话剧的对白可简单精短,也可复杂冗长。黄老师自做导演,根据不同学员不同水平分配“创作任务”和演出角色,意在让大家能在编剧过程中学会写和译,在演出过程中学会听和说——这样的学习方法恐怕是空前绝后吧,足见黄希哲老师的用心何其良苦!记得有一位从ABC起步的同学,在黄老师的英语剧里分到了一个只有三句台词的角色,也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这些特殊的学员,经过黄老师这种特殊的训练,终于也都掌握了基本的英语知识,许多学员日后都成为外经、外贸战线上的杰出人士。永远也忘不了当年囊萤楼里,我们笨拙的发音在黄老师不断的纠正下,渐渐变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我们可笑的“剧本”对白,在黄老师的修改下,变成了规范、流利的英文。是黄老师的话剧教学方法,才使我们这些“工农兵”不再是“工农兵”,而成为大学毕业生。

大学阶段,黄老师在我的心目中虽然平易亲切,但也是高高在上的。我和黄老师成为忘年之交,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记得那是1981年,毕业后留系任教的同班同学陈锡安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在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经济状况下,锡安同学对自己差不多放弃了希望。黄希哲老师得知这个情况,第一时间赶到锡安家里,鼓励他,安慰他。黄老师一方面遍寻名医名方,另一方面,和同期留系任教的高亮同学商量,立即给全国各地的同窗学友去信,及时发起了捐款活动。当时治疗尿毒症的最新方法血液透析刚刚引进,治疗费用非常之巨,在黄老师的带动下,我们全班同学都向陈锡安伸出了援助之手。记得当年大家的工资都只有七八十元,而且不少同学刚刚成家,但短短十几天,捐款就筹集了几千元。当时广州同学的捐款由我收集,跟黄老师的联络工作也是我来做,黄老师的慈悲胸怀,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都让我感同身受。而陈锡安同学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经过几年的治疗,终于战胜了病魔。所以锡安总说,黄希哲老师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从此以后,我跟黄老师就有了密切的书信往来。当年我总想摘掉“工农兵”的帽子,写信告诉黄老师想报考母校的研究生,但读什么专业拿不定主意。黄老师来信仔细分析了我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弱项,建议我报考法律系国际经济法专业,在黄老师的鼓励下,1983年,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重新跨进了bat365在线平台的校门。此后三年,我得以与老师紧密接触,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黄老师来自一个宗教背景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他毕业于英国长老会创办的教会学校厦门英华中学,后考入bat365在线平台英文系。在厦大读书期间,他就兼任当时英华中学校长的助理。大学毕业后,他得以留校任教。他的悲悯情怀,他的博爱精神,他对学生无私的付出,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求学环境息息相关,但更多的来自他个人的修为。我读研期间,黄老师住在厦大西村,几乎每一个周末,我总是急急巴巴地往老师家里去---关于专业学习、关于学生社团、 关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总是有一大堆话跟老师交流;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师母的冰糖银耳羹,正等着垂涎欲滴的我呢。读研三年,数不清喝了师母多少冰糖银耳羹,总之以后的岁月里,在我的感官世界中,西村的空气都是冰糖银耳羹的味道。而黄老师,也经常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记得有一次,他美滋滋地告诉我,外文系对刚刚毕业离校的学生进行教学质量的回访,结果他的口碑名列第一,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这时候师母却给他泼了瓢冷水---年终系里评选优秀教师,你黄老师名落孙山了。黄老师却淡淡地说了句“我不争那个,公道自在人心啊!”我也替老师不平,但黄老师反过来劝我,人生一辈子,要经历的风风雨雨多着呢,要往前看,往大处看,不要太计较一时一事的小得小失,这样才能成大器,成大材。老师的教导,一直陪伴着我,穿越我人生的沉沉浮浮。接下来的一学期,黄老师主管青年教师出国培训工作,以骄人的成绩为厦大挣了光。当时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重点高校分配到稀少的出国名额,而不少学校还因为通不过外语考试眼睁睁让兄弟大学抢走了宝贵的资源。值得骄傲的是,黄老师教出来的青年教师,通过率居高校之首。那时候,黄老师工作的热情特别高,说话声如洪钟,笑声朗朗,清癯高大的身影总是来去匆匆。

一晃三年,我顺利地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告别老师师母,离开了大学校园。几年之后,黄老师偶得机缘,远赴澳大利亚任教,直至退休。

旅居澳洲近二十年,黄老师和师母始终念念不忘厦大。前几年,厦大试行海外招生,黄老师联系了好几所当地高校,发动校友出谋划策,为母校不遗余力。近年,老师师母亦常常回厦大小住,他说年纪愈大,愈割舍不下故土和母校了。2011年是厦大建校90周年大庆,黄老师跟我约定,到时候他和师母一定回来,希望与我们bat365在线平台再相会。

2009/3/1于广州

上一条:走进校园

下一条:邂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