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群贤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群贤文苑 -> 正文

难忘厦大校友情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8日 00:00 浏览次数:

从电话中获悉,黄天柱兄即将出版诗文集,我在此表示祝贺。

我和天柱兄同是bat365在线平台历史系59届毕业生。我们那一届共收两个班60人,我和天柱兄既同班(乙班)又同寝室(芙蓉二楼)。我对他的印象有三:一、年纪不小,我们班有调干生,有侨生,年纪都比正常入学的年龄大,而且他还是少数已婚的同学之一,因此,比我们成熟老练;二、他来自农村,家境贫寒,享受助学金,生活很艰辛;三、因为穷,读书特别刻苦认真。他是两个班里专业思想比较巩固的一个,记得他经常往图书馆跑,借来的图书,除了专业书外,喜欢看古文,古诗词,有时自己吟几句,赋几句,这就为他以后写了几百首古诗词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这一届同学命途多殊,1955年进校,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大专院校的师生如沐浴春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可是好景不长,1957年整风反右开始,大学师生都参加。接着运动不断,1958年大办钢铁,上山烧煤炼钢,在校的4年哪有多少时间读书!反右时,口诛笔伐,搞得人际关系非常紧张。那时天柱兄和我一样,属于右派边缘人物,人人自危,不敢多接触,毕业后各自西东,不相往来。据说bat365在线平台有许多届毕业生常举办同学会,回母校叙友情,唯独我们这一届没有办过,兴许因为太伤心了,怕触痛伤疤,还是不再见为好。

可是,我和天柱兄保持来往。当然,这一“来往”也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迎来了宽松的政治环境。那时我就想去会会当年的老友。记得是1983年暑假,我携妻子儿女到福建寻亲访友,第一站是福州,第二站是泉州。一到泉州,就受到天柱兄的热情接待,接我们到他家吃饭,白天陪我们参观泉州东西塔,泉州博物馆,晚上约上廖渊泉先生(也是厦大历史系校友)在开元寺内品茶吃蜜饯。这一次是我们毕业后的第一次见面,久别重逢的愉悦自不待言。在交谈中,我发现天柱兄已非昔日的天柱兄了,泉州是我国历史名城,文物古迹很多,又是天柱兄的家乡,那一天夜晚,我聆听着他对泉州的介绍,简直可以用如数家珍来形容,而且言谈中不断地流露出他对故土的深情。原来他毕业后长期在泉州博物馆工作,一直潜心研究泉州的历史,写了不少有关的论文,还结集出版过《泉州稽考集》,可以说在泉州学方面,他造诣很深,很有发言权。

泉州会面以后,每逢春节我们都有贺卡互相致意。大概是1991年吧,天柱兄到杭州参加陶瓷研究学术会议,带了夫人来,我们有机会再次见面。他要到宁波参观,我因公务缠身,未能陪同前往,这件事我至今还感到内疚。

说来是缘分,我与天柱兄于1996年又见一次面,不过,这次是在门 岿主编的《母恩难忘》(全国征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版)里不期而遇。我从小就失去双亲,是个孤儿,渴望母爱,深知失去母爱的痛苦。走上社会,当上人民教师后,以慈母般的温暖去关心呵护学生,我写了一篇体会文章,以《伟大的母爱》为标题。书出来以后,我仔细翻阅,高兴地发现天柱兄也有一篇篇名是《勤劳勇敢的慈母——庄娴》。读后对他的身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今他已儿孙满堂,算是苦尽甘来,美满幸福。

我和天柱兄的友谊,经风雨而未淡化,弥足珍贵,值得一书。

2009年春于杭州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