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饮誉海峡两岸的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八十大寿。先生与bat365在线平台交情匪浅,时常进行双向交流。谨撰此文以为志贺。
李亦园先生是国际闻名的人类学大家,多年来,我曾有幸数度与之兴会。作为晚辈,我心目中的李先生是满腹经纶的智者,也是可敬可亲的长者,与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师交流学术,全然没有拘束与压抑,深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醇”的美妙感觉。
说来惭愧,我非学术圈内的专家,也非媒体界的行家,因此每次与李先生近距离唔谈后,虽然满脑子装着大师的睿智识见、闪动着大师的音容笑貌,但让人可感可知的“呈现”却是“空空如也。”
一次外力的作用,触发我如文标题的理念,并在能力所及范围内进行推动。
一
2003年9月中旬,这是一个金秋时节。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泉州市政协联合举办“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首届于2001年在厦门举办),作为饮誉海峡两岸的学术大师,且对弘扬闽南文化鼓呼甚力的李亦园先生应邀参会。我时任市政协副秘书长,会前负责论文的征集,会中则负责协调媒体记者采访,因此,有不少接近李先生的机会。
1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泉州酒店隆重举行,李亦园先生代表台湾学者作了发言。他坦言,作为泉州人我是主人,作为台湾人我是客人,而闽南文化正好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因此,他倾谈了提交会议的论文《从“海滨邹鲁”到“海滨中原”——闽南文化再出发》的写作背景,使大家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他从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在《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谈起。史氏说,12世纪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最有文化的国家,希望九百年后中国还能像祖先一样成为最强。有感于此,李先生写这篇文章,从大格局大视野说泉州、论闽南,希望泉州能够从海滨邹鲁到海滨中原,扩大视野和局面,重振昔日东方大港的雄风,帮助中国再次成为最强国……
午饭时分,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传向我:“王先生,请你帮个忙,能否帮助我联系一下李亦园先生?他早上的发言太精彩了,我想采访他,可是会议结束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人……”面前到来的是《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主持人文清小姐,一位年轻靓丽的美女记者。
其时,李先生正在家中午休,我用电话找到其弟少园先生,请其代为安排,少园先生热情应承,要求我一同前往。
二
下午3时,我们如约前往李宅。李亦园先生很爽快地接受采访,不过出了一个状况:当他用普通话表述时,文清小姐委婉地提议,她做的这档栏目,是面向台湾听众的,希望李先生能讲闽南话。这让李先生犯了难,几十年来他在正规的场合,都一直用普通话表达,一时改变很难说得利索。僵滞片刻,文清小姐求助于我,于是我劝道,这次在泉州研讨闽南文化,先生用闽南话讲,台湾听友会感到很亲切,文清小姐是训练有素的主播,会做好剪辑,先生不用担心言语不清的问题。
“那好,我试试看吧。”李亦园先生在椅子上落座,面对文清小姐的话筒,开始平生第一次用闽南话接受采访。
美女主播向大师提了好些问题,诸如李先生为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为什么要定为《从“海滨邹鲁”到“海滨中原”》这个题目?为什么对“闽南文化”有浓厚的兴趣?请说说对治学之路的真实感受?如何重视和挖掘“闽南文化的普世价值”?
这些话题,触动了大师的兴奋点,文思敏捷的李先生,竟然用闽南话侃侃而谈,几乎是一气呵成,很少“卡壳”……
采访异乎寻常的顺利,足足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我知道李先生曾经做过心脏搭桥,且年事已高,不宜太过劳累)于是我提议采访告个段落。然而李先生还余兴未尽哩。
甫结束,文清小姐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王先生,你帮助我做这个采访,太有价值了,我录了这么多素材,回去好好整理,做出的专题一定能出彩!”(果不其然,当年底她制作的专题《跟随大师走进“闽南文化” 》获得台里评选的好新闻二等奖)。
我也变得激动:是啊,真该庆幸!我们记录下了一位大师的心路历程,我们为闽南文化的薪火相传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三
会议结束后,我时常回味李亦园先生莅会和接受采访的情景,不由地浮想联翩。多年来,我曾参加过国内一些地方的学术研讨会,坦率而言,我的直感是,大凡官办研讨会的模式,注重形式甚于注重内容。承办方往往花太多精力考虑如何做足场面、拉抬声势,而对如何让真正的学术思想尽量出彩则很少顾及。例如,它必然要安排一个隆重的开幕式,由各种层次的领导讲话(很多内容是交叉的,而且还往往出自同一个承办单位代笔)之后再进入正题,由部分学者代表发言(因讲的人多,往往限时在10分钟内)如此会议名曰“研讨”,实质上既少“研”更少“讨”。再从效益角度而言,可谓投入大而产出少。例如,为了显示研讨会的高层次,往往不惜重金请来首都或大都市高校或海外的名流学者(包办交通费、食宿费)但真正安排其亮相的时间,却只有十来分钟,几乎是惊鸿一瞥;而他们苦心写就的论文,主流媒体也很少大篇幅关注与介绍,社会上的印象是,除了场面热闹,可以感知的有价值的东西颇少……久而久之,研讨会的学术含金量便打了不小折扣。无怪乎有圈内人士评论,此等研讨会,实为赶“庙会”。
毫无疑问,在当今经济发展、科技昌明、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的“灵魂”与“软实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特色的学术研讨会不仅要办,而且要尽量办好,特别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让那些真正的学术大师站在舞台中央,大放光彩。
四
渐渐地,我生成这样一个理念:我们所生活的历史文化名城,要真正名符其实,应该以产生、拥有文化大师、学术大师为荣。
不是吗?齐鲁大地因孔孟而独领数千年风骚,天才诗人李白的故里被多个城市你争我夺,近代文化巨星鲁迅、巴金、老舍、冰心等等,早已成为各自籍贯地和居住地的傲人品牌。
环视我所生活的城市,条件所限很难产生出享誉世界的文化大师,但如果拓宽视野,我们却可以盘点出在海内外的一批泉籍顶尖精英,他们也可以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关键是,我们需要探索一种办法,建立一种机制——“留住大师”。《海峡之声》女主播对李亦园先生的采访,给我一种有益的启示:要善于策划、善于抓住时机。而且,要用心执著去做工作。我设想,“留住大师”起码要做到几个“一”:推出一套介绍大师生平的传记;拍摄一系列反映大师学术风采的专题片;设立一笔资助大师宣介学术思想的基金;开办一个常态性的泉州文化(学术)大师讲座;建立一个泉籍文化(学术)大师博物馆……
想象容易落实难。在泉州,有创意的人不少,但能做成事的人却不多,为何?概言之,环境使然。我的职位决定我不能掌握太多的资源,要推展一个宏大的计划几无可能,我只能立足实际,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尽量发挥一点创造性。
还是从我熟悉和敬仰的李亦园先生做起吧。
第一,利用自己掌管的刊物加以推荐。其时我兼任着《泉州政协》主编,于是,我在策划《泉州政协》期刊时,特地 开辟了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专辑,并着重刊载了李亦园先生在会上的发言和海峡之声记者的专访(可见《泉州政协》2003年创刊号)。
第二,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鼓呼。某次,泉州电视台邀约若干从事宣传工作的部门领导和学者座谈,征求对办好节目的意见,我幸为受邀嘉宾。会上,我列举《海峡之声》女主播采访例,说明“留住大师”的必要性与可操作性,引起电视台张帆台长的重视。次年,得知李亦园先生再度回泉,电视台特地邀请李亦园、李少园兄弟同到电视台录制一档节目。
第三,拉长板凳、撑大平台。2004年某日,《泉州晚报》海外版主编林少川先生送我一本广西民族学院的学报,里面刊登李亦园先生的一篇论文,阐释“致中和”宇宙观、探究人类永续发展的文化理念。我看后深受启发,觉得有必要在《泉州政协》刊载,向泉州社会加以推介。由于论文篇幅较长,且《泉州政协》的定位重通俗性、可看性,我不揣冒昧作了压缩、删动。当年9月,我恰有机会赴台湾参访,于是我带上改动后的文稿面呈李先生,李先生对我这个学界外行之举并不责备,反而十分支持。其时他的视力极差,但仍字斟句酌进行修改,让我如期带回泉州刊发(见《泉州政协》期刊第6期)。更可喜的是,当年10月下旬,培元中学举办100周年校庆,李先生作为学友前来致贺并作学术演讲,其弟少园先生商我共同定下论题《“致中和”宇宙观刍论——关于人类永续发展的文化理念》,并加印数百份供与会者分享。
我深知,我所做的“留住大师”的工作绩效是很有限的,但多年以来我却一直乐此不疲,不管如何,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告诉人们:“留住大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应为之责,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之幸!
2010年12月13日初稿
(作者现为泉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曾任泉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泉州政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