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群贤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群贤文苑 -> 正文

品读……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8日 00:00 浏览次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没有耐性读完一本书了,甚至一份杂志、一张报纸都不能从头到尾仔细读完。但有一份杂志例外,也是唯一的例外,那就是母校校友总会编印的《厦大校友通讯》。 2009年,在江西校友会的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前来助阵的校友总会郑冰冰、李启忠两位老师,留下了联系方式。从那之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校友总会寄来的《厦大校友通讯》。每次把仿佛散发着凤凰花芳香的杂志拿到手里,我都会停下手头的事务,迫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没有耐性读完一本书了,甚至一份杂志、一张报纸都不能从头到尾仔细读完。但有一份杂志例外,也是唯一的例外,那就是母校校友总会编印的《厦大校友通讯》。

2009年,在江西校友会的一次活动中,认识了前来助阵的校友总会郑冰冰、李启忠两位老师,留下了联系方式。从那之后,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校友总会寄来的《厦大校友通讯》。每次把仿佛散发着凤凰花芳香的杂志拿到手里,我都会停下手头的事务,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因为这品读,能重拾青春碎片,能激越理想风帆,能咀嚼历史沧桑,能体会情感温暖。

就拿手边的这本2013年第三期(总第45期)《厦大校友通讯》来说吧。

“特别关注”是纪念蔡启瑞先生百岁诞生的专栏。因为专业的缘故,在校时只知蔡先生之名、不识蔡先生之人。然而,每一个厦大学生也都知道,化学系和经济系是学校响当当的招牌,化学系的蔡启瑞、田昭武先生和经济系的葛家澍、余绪缨先生都是学校旗帜性的人物。更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毕业证是田先生的签章,学士学位证则是蔡先生的大印。去年读到一篇文章,让我对蔡先生更多了一层敬意。1999年,蔡先生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万元港币,他要捐给学校,而学校没有接受,于是老人家就把钱存到银行分文不动。直到2013年,也就是14年之后,家人根据他的愿望,将奖金兑换成人民币,加上利息所得,全部捐给学校。我们读书时,身边有很多像蔡先生这样风骨的老师,我们可能永远都成不了先生那样令人景仰的人物,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激励永远是年轻人点燃青春火焰的动力。

“专题报道”是纪念李光前先生诞生120周年专栏。虽然只有三篇文章,却大大弥补了我校史知识不足的缺憾。当年,中文系的同学总喜欢一知半解地争论校园各处楼宇命名的来历,从住芙蓉四一楼争执到三楼,从刚刚进校争执到毕业后多年,最后还是没有一个结果。后来我写以厦大生活为背景的小说《老魏同学的情趣生活》的过程中,也查阅了一些资料,但始终没理个清透。现在,读完这些文章,算是了却一桩心愿。在回味建南、芙蓉、南光、成义……这些熟悉的楼名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校主翁婿一片爱国爱乡爱家爱校的赤诚之心。

“南强之光”栏目既让人看到老一辈校友在各行各业树立的座座丰碑,也让人看到年轻一代校友跋涉人生的串串脚印。“校闻简报”呈现了母校实现两个一百年计划的豪迈进程。“校友工作”传递着母校亲切的问候和校友们“一日厦大人一生厦大情”的眷念。其中有一篇“谢维和校友作客校友论坛”的报道。78级哲学的谢维和校友是我认识的江西同乡,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育研究院院长,成果斐然。他说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以一名厦大毕业生为荣”,真切道出了四海校友的心声。

“群贤文汇”专栏的七篇文章,有三篇出自中文系学兄、学妹之手。7701刘生福学兄的《当我们再次荡起双桨……》描述的是一帮50、60后的“少年”谱写的又一曲“永不消散的筵席”中最动听的乐章。7701和我们8001是亦友亦师的关系。在一起同学两年半之后,他们中的一批优秀分子留校成了我们的老师。实际上,还在“亦友”阶段我们就从他们身上获益良多,可以说,八十年代新一辈大学生的很多言行就是从模仿他们开始的。经常在校友通讯上读到7901王伟明学兄的文字,他的《盛会中的那些同学》,叙述的是他们刚刚举行的毕业三十周年大聚会。毕业三十周年大聚会,正是我们今年的重头戏,读着读着,心中不禁涌起许多对国庆聚会的期盼。最后一篇是2002级金针学妹的《倾情一生——深切怀念盛子潮师兄》。盛子潮是我毕业之后进中文系攻读研究生的,后来我也不太关注文学思潮,原先对他并不了解。但是有一天,一位和厦大并无交集的博友去了厦门,自然少不了去厦大,还去了应锦襄老师故居,坐着,看着,油然而生对应先生的敬仰,于是把盛子潮怀念恩师的一篇文章发给我。只是不曾料想,不过短短两三年,怀念先人之人又在被后人怀念了,让人深感痛惜天妒英才。学妹的文中写道,盛子潮“是一种精品写作的方向、一份新兴作家的希望、一派率性率真的文人品格”。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厦大学子,对每个人每件事都认认真真,都倾注深情。这,应该都是母校的孕育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让我在品读校友通讯每一篇文字时,都是沉醉、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