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张景奎
一九五一年“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形势之下,厦门疏散人口、厦大理工学院搬迁龙岩县,理学院进驻老区侨乡白土镇(现改为东肖镇)。当时庙宇,祠堂、大宅便成了厦大师生的临时课堂、实验室、宿舍。汪德耀,卢嘉锡教授便是住在华侨大院里,成了我们的邻居。
寂寞的山区因厦大师生来临,顿时变得热闹非常。贫困的山区也因此繁荣起来。农民自产的蔬菜、瓜果、鸡鸭等农副产品有了市场。厦大的到来更重要的是给山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他们一些师生在龙岩各个中学兼职授课,让我们一睹教授之风采,大学生们秉烛夜读的精神(当年没有电灯),令我们这些中学生感动不已。更使我们难忘的是:厦大师生经常举行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鲁迅的“野草”、高尔基的“海燕”等节目。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从未听过如此美妙动听的歌声和标准的国语,至今记忆犹新。
厦大在龙岩,正值抗美援朝初期。厦大师生同老区人们一样掀起保家卫国的宣传和参军热潮。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汪德耀教授在赶集的万年台上作抗美援朝反对美帝细菌战的报告,他那宏亮的声音、标准的国语、强壮的体魄,听众还以为他是刚从朝鲜前线回国作报告的将军,一时成为美谈。厦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卢嘉锡教授的儿子卢崧岳,当年还是我们中学同学,也报名参军,和老区人民一样投入到抗美援朝洪流中。
卢嘉锡教授祖籍龙岩永定,他不忘故土、多次故地重游。当他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退休后不久,便来龙岩重温旧梦并感谢老区人民当年对厦大师生的支持,又特地去探望他的老房东陈子耕夫人,并为其洋楼“子耕山庄”题名留下墨宝。他当年在此居留时,喜得贵子,取名龙泉,以纪念此子出生于东肖龙泉村。事隔一个甲子,卢院长仍然如此怀旧,令陪他随行的市宣传部长林金禄感慨莫名,更令我们肃然起敬。
最令我感恩的是:教我们化学的卢宗兰老师。卢老师当年是厦大化学系,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在中学兼职教化学。姐妹俩住在我们白土中学宿舍,故我们师生时常碰面。她总是笑脸相迎,道声同学们好!丝毫没有师道尊严的架子,清纯而朴实、外秀而中慧。她既要教授我们初中的化学,又要兼顾妹妹的学习与生活,故留有印象,但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是她勤勉、认真、关爱、友善的教学态度,令我们受益匪浅,略举如次。
一是卢宗兰老师教学中中英文并用,且发音准确、动听,是我们这批乡下的孩子们从未听到的“天籁之音”,以为她是仙女下凡。
考卷、作业批改认真仔细,从来都是亲手分发给同学,从不假手班长代发,若遇同学考卷不及格,总是掩卷交给你,恐你失脸。如此尊重学生的尊严与隐私,我们从未见过,令大家大为感动。
二是卢宗兰老师利用假日的空档带我们去厦大实验室参观实习。我们这批赤足的农村学生真是大开眼界,目睹那些琳琅满目的器皿,五光十色的设备,不觉异口同声发出啧啧惊叹之声。卢老师露出愉快的笑容说声请大家安静,于是逐件示范给我们看。同学们简单的操弄了几下,当然是简单的操作实验,但给同学们的感受远远不是仅见识到厦大的实验室,而是引导我们进入科学的殿堂。1955年我们高考时化学成绩特别优良,许多同学考入化学系,便与此有关,至今我们仍然津津乐道。可见当时厦大在龙岩虽只一年,但厦大师生们的博大胸怀,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我们这批童心未泯的赤足青少年提前得到“高教”的培育,日后我们能顺利考入大学便与此大有关系。让我们再一次衷心感谢你们——敬爱的bat365在线平台师生们。
三是与本人有关的一樁小事。有一次卢老师问我为何这次化学考不及格,我说病了。她马上牵着我的手,摸着我的额头说声“发烧”,带我到厦大医务室就诊。一检查是肺炎,医生说必须马上服药打针,药可免费,但盘尼西林必须自费。卢老师满口应允。打完针取妥药,卢老师带我到她宿舍服药,恐药物苦口且用糖开水供我饮用,这是我有生以来喝过最甜蜜的开水,有如甘露,深透我的身心。卢老师看到我疲惫的神态,叫我躺在她床上休息,我一个光足的学生,一身补丁的衣裤的穷孩子,看到卢老师如此干净洁白的被褥和枕头,真不敢也不忍躺上去“污染”老师的床铺,唯有低头含泪道别老师,奔跑回家告诉父亲“我遇到一位像母亲般的老师”。父子抱头痛哭,父亲含泪而道:“你母亲死得早,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泣不成声。
病愈后祖母挑选半篮自养的鸡蛋报答卢老师,父亲说这点鸡蛋远不足盘尼西林之价值,请老师笑纳。家父虽农民出身,但青壮年时曾闯荡南洋见过世面而增添不少知识,深知当时盘尼西林之价值。我本属于农村放牛娃式的“野孩子,”经此肺炎“一役”骤然令我早熟,懂事,明理,长大、升华了许多,一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厦大兼职老师,对一位农村穷孩子、穷学生,竟如此关爱有加,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又钦佩。试想:面对老师你有何颜面不努力读书,有何利害放不下,有何道德规范不遵守。经几年苦读,我终于由“牛娃”变成大学生,有幸於1955年考入厦大历史系,有缘重睹、重谢恩师卢宗兰老师。虽然无缘聆听她的化学课,但她仍然关注我的学业。1957年大鸣大放时当她在“新厦大”校刊上看到我的谬论文章“论党天下,”(这是储安平之语)时大惑不解地说:景奎这穷孩子怎么会发表这样的荒唐文章呢?!我愧对老师的教诲,除了检讨、忏悔、流泪外无言以对。卢老师更是慰勉有加嘱我深刻检讨、认真学习马列以求过关。可惜学生冥顽不化,不思悔改,终被打成右派份子送去劳动教养。
1978年平反后,我获准香港定居,与妻儿团聚后,才敢与卢宗兰老师通信联系。一别又是20年,沧海桑田,人生几何?这时我们均已步入中老年。卢宗兰老师也于1958年随卢嘉锡校长迁往福州创办福州大学。文革劳动改造阶段,正遇当年从白土中学考入福大的学生,在当造反派头头,卢老师得到他的不少保护。原来世间也有良心未泯的红卫兵。卢老师的心灵得到不少慰藉。
卢宗兰老师现居南京大学,和她妹妹宗桂一道生活,颐养天年。今年正是老师91岁大寿,遥祝老师健康长寿,我一向深信“好人一生平安”古训,更喜期待老师迎来百岁华诞。
时间老人真像魔术师变幻无常,既能更换朝代也能改变我们的人生。1981年,我由香港应邀回校参加60周年校庆,又与当年白土的邻居汪德耀、卢嘉锡两教授相遇。相隔30年,历经反右、文革两大灾难,我们几成“老远动员”,但反而活得更加健康活力。汪教授说话不离本行“真乃人类学之奇迹,”卢教授接着云:“天将降大任于我们,必先劳其筋骨,”“我们务必办好厦大、福大才对得起先人和今日改革开放的祖国。”我说:“今天我们能在此重逢就是胜利,也是祖国日益强大和自信的表现。”汪教授伤感地接着说:“就是少了王亚南校长一人,文革后期他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病逝于上海,令人哀叹!新中国成立之初,我正好在英国讲学,是王校长来信鼓励我重回厦大任教的。而今故人已逝,岂不令我格外伤怀……”。我们谈兴正浓时,巧遇摄影师驾到,咔嚓一声便留下了我们师生这个历史镜头(参见照片)。两位教授早已仙逝,我也已踏入耄耋之龄,回忆往事,不胜唏嘘,但愿往事不要如烟而逝,且能留住温暖人间。
最后值得我们大书特书是,厦大在龙岩办学虽仅一年,但却给龙岩山区注入了许许多多的养分和新文化基因。厦大当年为答谢老区人民对她支援,特于1951年秋在龙岩招收学生。林鹏同学便是在龙岩应考录取厦大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红树林研究专家,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厦大走出去的还有陈景润、张乾二两位中科院院士。他们都曾经在这块红土地读书、任教生活过。龙岩人常自豪地说:我们老区红土地培育了三位院士,真是不平凡。犹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龙岩籍运动员,林丹、张湘祥、何雯娜三位冠军一样,光彩夺目。
如今提出海洋文化与红土地文化相连,其实早在60年前就已经开花结果了。让我们继续努力奋斗吧!
作者系1955级历史系校友,80年代曾任bat365在线平台香港校友会秘书长。
联系电话:0579-2221662(龙岩)
00852-25745908(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