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群贤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群贤文苑 -> 正文

六十年不变的情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7日 00:00 浏览次数:

周添成,男,1934年生于马来西亚,1955—1959年就读于bat365在线平台历史系;1984年起任浙江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至1998年退休。

光阴流淌,不知不觉,我离开母校——bat365在线平台至今已整整60个年头。这些年来,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层出不穷,但是,我热爱母校的那份情怀,不仅始终未变,而且与日俱增。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是的,我爱我的母校,就是因为她是我圆大学梦的地方。我出生于马来西亚,就读于华文学校,受到进步书刊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2年,冲破重重困难,返回祖国,为的就是读书深造,报效祖国。1955年念完中学,考进大学。记得收到厦大录取通知书时,我无比兴奋,把那张通知书翻来复去,看了又看,在集美中学的草场上长时间奔跑,那天晚上我像小孩守除夕夜一样没有睡觉。我高兴,因为我圆了大学梦;我骄傲,因为我是我周家的第一个大学生。

第二天一早,我在教室里伏案疾书,给海外同学写信。那一封信,即是报喜的信,也是感谢的信。我一方面向他们报告我经过了三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我的梦想,另一方面我向他们深深一鞠躬,感谢他们在我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捐款帮我购买回国的船票,送我衣物,送我食品,送我上客轮,祝我一路顺风,给我许多鼓励。

从收到录取通知到报到入学这段时间,我就像中彩票者在等待领奖日子的到来那样,又激动又焦急。

有梦想才有未来。我进校的第二年,迎来我国科学的第一个春天。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研究机关和大专院校积极响应,bat365在线平台也不例外。我们正赶上这一大好时光,无不欢欣鼓舞。厦大师生如沐浴在春风之中,浑身暖乎乎,人人摩拳擦掌,订规划上课题,争取早日多出成果。那时候,阅览室里座无虚席,图书馆里排长队借书,操场上书声朗朗,真是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当时的厦大,名师云集,如著名经济学家、《资本论》的译者王亚南教授、原校长、著名生物学家汪德耀教授、历史系主任、著名历史学家傅家麟教授等,他们经常作学术报告,我们获益多多。我与其他同学一样,不甘落后,快马加鞭,力争上游。我是历史系的学生,根据当时历史学界的状况和自身的条件,确定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华侨史。于是我阅读了大量有关东南亚诸国的历史资料,与此同时刻苦学习外语(英语和俄语),结果,翻译与撰写了几篇文章,分别刊在系和学校学生杂志上。我十分珍惜这段好时光,因为它为我以后翻译与撰写有关华侨问题的文章、从事英语、俄语教学和侨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挫折锻炼人。我回国后第一次参加的政治运动,就是在bat365在线平台开展的那场“反右斗争”。历史系55届两个班60个人,有10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所占比例不小,我被划为“中右”。我没有反党言论,只是几个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纷纷被划为“右派”,我没有落井下石,站出来揭发他们,说我“严重丧失阶级立场”(毕业评语)。在“拔白旗插红旗”活动中,对我进行多次批判,说我走“白专白专道路”。那些对我的批判是不公平的,我当年就是因为相信共产党,热爱新中国才回国的,“反党”的帽子无论如何加不到我的头上的。不过,我没有因此颓丧乃至堕落。我始终相信共产党,最终会还我清白的。我把这次挫折当成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以后我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因为有“海外关系”,因为“保皇”,挨批被斗,游街示众,身心受到更大的摧残,但是都顶过来了。我相信过了坎就是坦途,风雨过后就是睛天。

牢记校训,实践终生。我回国以后,先是在集美中学念高中,后是毕业于bat365在线平台历史系。这两所学校都是校主陈嘉庚先生捐资创办起来的,她们始终不渝的继承和弘扬陈嘉庚精神。陈嘉庚精神的核心是:拥护共产党,热爱祖国。校主陈嘉庚先生亲自为两校制定的校训(集美学校校训是“诚毅”二字,厦大校训是“止于至善”),是陈嘉庚精神的具体体现。我铭记在心,一辈子拥护共产党,热爱祖国,堂堂正正做人。我的个人传略分别被收进集美学校的《集美学校校友名人录》和bat365在线平台的《南强之光——bat365在线平台知名校友传略续集》。这是两所母校对我的鞭策与鼓励,我一定要戒骄戒躁,努力学习,争取赶上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