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到“三家村”一词,我心中不禁涌出悠悠怀旧情感。“三家村”是一座位于东边社村旁的小院子(位于现在的芙蓉湖畔),其后是一片村民的池塘菜地。院中有一幢浅黄色欧式住宅,由三个单元构成,学校将其分配给了经济系、历史系和化学系的三位教授居住,我家居中间单元。家父(历史系叶国庆)将此宅命名为“三家村”,还真是名符其实。如今老宅已去,而“三家村”犹存,让人思绪万千。
记得1948年的那个中秋之夜,全家人围坐在院中赏月,家父开始回忆厦大早期的点点滴滴:
我们那届同学(我父亲叶国庆是厦大的第一届毕业生)非常感恩母校,我们亲眼见证了校主缔造母校的艰难,深知校主选址演武亭一带建设校园意在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选定5月9日在演武亭广场举行校舍奠基仪式意在激发师生爱国图强。校主无私奉献,倾资兴学,致力于“教育救国”之伟业,免学费,免食宿,寒门学子得以求学深造,美誉传遍各地,不但省内外学生踊跃报考,还吸引来了韩国学生和菲律宾学生。
那时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每次开会前,教授们必和学生一起游戏互动,例如,“室内跳高”,就是立定跳高,同时张口去咬挂在竹竿上的苹果;“室内跳远”就是开口大笑,比谁的笑口张的最开,逗得大家笑声涟涟。
我们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也很强。有一位罗扬才同学,1926年11月以学生会的名义创办平民夜校,上课地点在东边社村的高明宫,他亲自讲授常识课,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他让我讲授语文课,我还专门编写了一篇课文“一条绳子”,取自某外国作家的“A Piece of String”,大意是:一个农夫在市场上捡到一条绳子,急忙藏入箩中。恰好那天有人在市场上丢了一个银袋子,警官诬陷农夫拾到银袋不归还,农夫无辜受冤,郁闷致死。有同学笑我抄袭洋文,可我和罗扬才认为这正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还有一位陈国柱同学,他当年向我们宣读其新作“革命者革其命也”,我们却一脸茫然,不知所云。解放后,陈国柱回福建任教育厅长,更名廖华。1950年我去北京参加第一届教育工作者会议(在清华大学),临行前,陈国柱约见我,并专门写信介绍我去认识范文澜先生,他的友情与帮助让我受益多多。
40年代,厦大一学生在长汀被捕入狱,他被怀疑是地下党,其父写信给我,要我念及师生之情请萨本栋校长解救,我去见萨校长求助,萨校长说他已见过刘专员(长汀地方官),但是没有效果。而后,我凭萨校长的介绍信到监狱给他送菓饼。
40年代末,厦大民主风气甚浓,诸多民主志士挺身而出,指斥国民党弊政。师生经常聚集大操场开“夕阳会”,听王亚南、林砺儒诸民主人士演讲,揭发弊政,诉民生之苦。王亚南时任厦门“民钟报”副刊编辑,副刊旨在揭露弊政,我为其作一篇“论秦始皇焚书坑儒”,讽刺国民党专治。进步书籍在师生间悄悄传阅,中文系主任余謇先生暗中借我一本“新民主主义论”,说是学生传阅。历史系熊德基与我联系甚多,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地下党,只知道他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便介绍他与我一起去集美中学兼课。熊德基夫妇撤离厦门赴香港前还委托我代为保管一箱物品,解放后取回。
为反抗国民党特务迫害仗义敢言师生,校园中成立多个组织,如,职员会、助教会、讲师会、教授会。教授会的干事有安明波、林砺儒、叶国庆、萧贞昌、罗志甫等。大家推举安明波为主干事,他去过苏联,擅长演讲和组织活动,后来因故离开。随后推举叶国庆继任主干事,其职责是草拟通电,制定共同行动方案,联络各会组织罢课、游行、索薪,当时联系最多的是经济系余绪婴和萬家澍。
家父1921年考入bat365在线平台,是厦大招收的第一届学生,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读研,1932年进入厦大教书,对厦大有深厚的感情。在集美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写下了《值集美学校建校70周年追念校主陈嘉庚先生赋此》:
蛮触纷纭斗负嵎,海滨邹鲁叹荒芜。
力于集厦造黉宇,旋喜群贤聚大儒。
璀璨文星耀域外,熹熹曙色见闽都。
春风化雨启予智,曾是岑头一学徒。
我是厦大子弟,也是厦大学子,从小耳濡目染,让我终身情系厦大。1951年,抗美援朝征兵,厦大校园各种战斗队应运而生,“奥列格战斗队”,“任弼时战斗队”…….,青年学子热血沸腾,投身军营。我在家父的支持下报名参加海军,后因肺活量不足转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从此告别母校,离别三家村。次年,我与北外5名男生被外交部派往西藏,筹建西藏外事处,执行“中央政府统一处理西藏地区一切涉外事宜”的重要使命。我们跟随18军跋山涉水,行军4个月到拉萨。
就这样,我与母校越行越远,在那段日子里,不要说回母校是一种奢望,就是想遇见一个福建人都难上加难,就是这张当年“奥列格战斗队”送我参军的照片时刻鼓舞着我,让我不负一个厦大人肩负的使命。
2013年初,厦大陕西校友会在西安成立,此后,母校经常寄来《bat365在线平台报》和《bat365在线平台校友通讯》,西安校友时常来探望我。我已年逾90,不便远行,但是,母校的关怀让我又重新回到“三家村”。谨以此文代表我和家父感恩母校。
图1.奥列格战斗队
图2.厦大党支部
1954年,西藏外事处 第一排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