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天南地北厦大人

天南地北厦大人 我与医学院同起跑——访首届厦大医学院校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9日 00:00 浏览次数:

建立bat365在线平台医学院是校主陈嘉庚先生的宿愿,但校主的这一心愿始终未能实现。在林文庆博士执掌bat365在线平台期间,亦将此事正式提上议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中期,厦门市政府决定与bat365在线平台共建医学院。1996年10月,经教育部、卫生部的批准,bat365在线平台医学院正式成立,开始招收学生。

bat365在线平台医学院首届21位学生来自厦大海洋、生物、化学等学院国家基础学科本科教学基地班。时光荏苒,曾经的青涩学子们不负母校的期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论走到哪里,他们头上闪耀的“首届”光环从未暗淡过。在接受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他们坦言,当初选择医学专业,更多的是偶然和巧合,是对学校的信赖,这种选择,从未有过后悔。在近乎“一穷二白”的医学院学习,他们享受的是伏案苦读的浓厚气息,感动的是学校倾其所有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努力,愉悦的是同学彼此间知根知底无距离感的珍贵友谊。14年过去,如今这21名毕业生当中,有1名在美国当医生、1名在母校当教师、2名担任公司高管,其他大体分布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各大医院,绝大多数具有副高职称,其中科主任2名,博士5名,硕士5名。

回首往事,这群分布在各地医院的学子们从不忘树根,不忘水源,他们说:“最初毕业出去,社会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厦大医学院的存在,我们总是很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就是来自厦大医学院的。”首届的责任他们时刻扛在肩上,他们在尽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打出属于厦大医学院的名号。

作为厦大医学院首届学生班长,如今已是bat365在线平台附属中山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的熊宇回忆起当年的医学院生活,充满无限的怀念和十分的自豪。1996年,刚刚进入厦大的熊宇原本是生物基地班的学生,在当时,生物基地班的成员都是学生当中的佼佼者。他们收到来自学院的信件,向他们征求是否愿意转入新建立的医学院学习。对熊宇来说,选择进入厦大医学院,是源于对学校的充分的信任。在他看来,既然学校决定兴办医学院,学生就无需有过多的怀疑和犹豫。每每回忆在母校的生活,熊宇眼中流露的是满满的留恋和感激。他说,同学相聚时刻,大家总是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在厦大度过的美好时光。对他而言,难忘的是,每逢学校举办校运会的时候,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因为学生人数过少,每个人都被要求参与走队列,这种经历是独属于厦大医学院首届学生的。对于其他学院而言,一般只会要求大一新生参与校运会走队列的活动。即使在医学院,随着医学院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这种大学五年每年校运会都要活跃于走队列活动的队伍中的情况也是很罕见的。每每说到这些“独家记忆”,大家都难掩怀念之情。熊宇说:“当时医学院的学生只有21名,彼此更加熟悉、感情更加融洽。”当时医学院的学风非常朴实,勤奋学习是每个学生的追求与坚持。后来,离开厦大,不论是在福建医科大学研修硕士学位、重返厦大攻读医学博士,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熊宇总会时时回味起发生在厦大医学院的怀旧电影般的撩人心扉的一幕幕。

黄炜坤现在任职于bat365在线平台演武医院内科,她告诉我们,刚刚创立的医学院,诸多教学场所、设备都是依靠生物系和厦门卫校提供,学院没有自己的专业教师,学生的管理工作也是由生物系的辅导员兼管的。总之,学习、生活都尚未完善。为了照顾这个初生的学院,助推这群医学专业幼苗茁壮成长,学院特请各院系中的教授来给医学院学生上公共课。当然,对于刚刚创立的厦大医学院来说,专业医学教学条件的空缺是一大心头难事;作为医学院的学生,最迫切需要的还是要有专业老师。然而,正如俗话所说,皇天不负苦心人,学院争取聘请到上海第一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全国名校临床医学专业名师来厦大医学院授课,不但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大大拓宽了学术视野。来自全国各地医学院校的教授的敬业精神、教学经验、学者风采,让学生们记忆犹新。黄炜坤告诉我们,学院为教学投入不菲的经费,“每个学生在解剖课上都能够直接接触到的教具。”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有实践动手机会,学院为每个学生都配备了一台显微镜和电脑。她也不讳言,跟其它老牌医学院校相比,厦大医学院当时在临床培训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但是她一直在强调,学院真的是已经很努力了。作为bat365在线平台的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倾尽一切力量,给首届学生创造有利于他们学习与实习的环境和条件,这让学生铭刻于心。

首届厦大医学院的21名学生,这一群曾在厦大校园飞翔并留下足迹的学子们。14年时光过去,现在,他们有人驻守在内科,有人坚持在眼科,有人钻研于肺科 …… 对于自己的成绩,他们都谦虚道“没有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努力后取得的成绩,给厦大医学院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这个群体在刚刚毕业的时候,就参加了厦门市卫生局组织的面向全国的就业资格考试,应试者来自北大、清华、浙大等各高校的300名毕业生。考试成绩揭晓,厦大首届医学学生不仅摘得第一名的桂冠,而且前10名占有5席。在这群佼佼者中,不得不提到的是,首届厦大医学院学子们中的“学霸”、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者——汤雅玲。汤雅玲是bat365在线平台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2014年3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妇幼健康技能比赛正式启动,全国逐级进行培训、比赛和选拔,共举办竞赛活动27000场次,经过激烈角逐,汤雅玲在35万名参加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妇幼保健项目第一名。首届医学毕业生在科研上也获得了瞩目的成绩,例如,陈仰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医的同学们不仅救死扶伤,而且医德饱受赞扬,十年来收到的锦旗、表扬信不计其数。我们自豪,这是首届厦大医学院学子之一,但这不是唯一,这个小小的兄弟姐妹群体的努力和成就向我们证明了首届的光辉从不停止灿烂,他们与厦大医学院一起奔跑,也和厦大医学院一样不停止奔跑的脚步。

昨天,一起伏案苦读、一起嬉戏玩闹、一起彻夜谈人生理想的伙伴们,在毕业留影、举杯祝福之后各奔前程,那些亲切而模糊的肩膀越奔跑越伟大,每个奔跑的身影心中都有一个难解的厦大情结。厦大情里有师生情,有同学情,也有对这座在岁月的滋润下越散发迷人光彩的校园的深深眷恋。毕业后的首届厦大医学院学子们,多数驻扎在厦门市的各大医院,他们有的在bat365在线平台附属中山医院,有的在bat365在线平台附属第一医院,也有在厦门市儿童医院……他们是所有厦大医学院毕业生的学姐学长,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争当称职的学姐学长。他们说,在医院看到来实习的学弟学妹们总让他们倍感亲切,忍不住多加照顾。他们经常举行同学聚会,每次聚会都不会忘记曾经言传身教的老师,好像只有老师到场了这场聚会才算是圆满的。他们说,即使是毕业这么多年了,但还是会经常来厦大看看,厦大在变化、在发展,他们觉得很自豪,看着厦大医学院在不止步地发展,他们很欣慰,他们在期待厦大医学院培养出更高质量学生,正如其办院之初确定的原则——“少而精、高层次、有特色”。

关于厦大医学首届学生的成才之道,时任副校长潘世墨总结道:“是因为这届学生都从国家基地班选拔的优秀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学习特别努力刻苦。学校聘请的任课教师,都是全国各医科大学以及我校的教授、副教授,他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尽管当时医学院刚起步,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几乎是从零做起,但教学质量并不差,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生动地说明,敬业的教师、勤奋的学生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发展至关重要,尽管许多办学条件(硬件)不足。潘世墨指出,在厦大历史上,类似的情形也存在过。长汀时期,来自全国顶尖学者在山城的古庙和防空洞给学生上课,恢复高考的77、78级学子如饥似渴地聆听重新走上讲台的教授讲授 …… 他还提到,医学院的创办离不开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洪永世、李尚大、周远清、金铮等领导、侨领、专家为创办厦大医学院付出的心血,离不开众多的厦门医师、厦大老师为教学付出的辛勤劳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正因为医学院创办之初就奠定的良好基础以及这21名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厦大医学院历经近20年的努力拼搏,满怀信心,奋勇争先,不断地发展壮大。如今的厦大医学院,扎根翔安校区,已然茁壮成长,已发展为拥有560余名教职工、4000余名在校生、7家三级甲等医院、20余家教学医院与实习基地以及41个教学科研机构的单位,而且衍生出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形成医学大学科的良好发展格局。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厦大首届医学学生时刻感恩母校不遗余力的培养,感恩大学时期打下的牢固基础,感恩母校及医学院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坚强支撑,将牢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把感恩的情怀转化为工作的动力,积极为社会民生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母校争得更加耀眼的荣光。

(校友总会 周民钦 校报学生记者 江艺娟)

本栏目由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秘书处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