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天南地北厦大人

陈小龙:稻亦有道 筑梦心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4日 00:00 浏览次数:

陈小龙,湖南祁阳人,bat365在线平台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遗传学专业校友

人物名片

陈小龙,湖南祁阳人,bat365在线平台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遗传学专业校友。博士毕业后,下沉农村基层、扎根农业生产一线、开展乡村振兴课题产学研工作。永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永州市第五届青联委员,祁阳市农业农村局高层次人才,湖南舜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湖南舜祁生物科技创新团队、生态农法课题领衔人,主攻特色优质水稻品种培育、零农残生态大米生产技术及产业化、农作物脱毒苗繁育技术及产业化。

01

与稻结缘 两考厦大

湖南祁阳县的一个小山沟,是陈小龙的家乡。从小生长于农家,跟随着父母乡亲一同下地劳作,在人生的一开始,陈小龙便和土地、作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小龙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稻作学,在水稻育种宏观研究层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学习中,他敏锐地认识到,自己在微观思维上的不足限制了他在分子层面对稻作学的进一步研究。于是,硕士毕业后,陈小龙一方面进入种业公司从事水稻生产试验工作,一方面着手搜集理想的博士攻读院校。最终,他选择报考了心仪的bat365在线平台。但由于准备不足,他的第一次报考并未成功。陈小龙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并不富裕的家庭与年迈的双亲,另一边则是自己从小播种下的水稻梦想。经历长达一年的思想斗争,陈小龙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再战一回。

一开始,陈小龙认为自己的复试表现不理想,有些灰心,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一边熟悉课题情况,一边等待复试结果。期间,bat365在线平台水稻育种组的重要发起人邱思密老师向陈小龙提出了三个问题:一问学农能否吃苦,二问生活是否困难,三问大脑是否灵活。“我不够聪明,但是面对三农,我能坚持......”,家庭经济有困难的陈小龙朴实而坚定地回答道。时间一去便是三个月,期间陈小龙不断熟悉课题组研究情况、人员配置、农场规划,把自己和课题组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复试时间正是水稻发芽至插秧时节,录取结果出来恰逢水稻花开成熟之时。正所谓,种下良种,施下良法,选块良田,收下良果。2014年9月,陈小龙终于得偿所愿,获得了bat365在线平台的入学资格!

在受访过程中,陈小龙多次提到了亲抓口粮、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饥饿掉队的萨本栋校长,以及感恩传承、捐资资助厦大学子的周詠棠校友。他还对bat365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在学期间的免费米饭,bat365在线平台深圳校友会发起设立 “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专项基金印象深刻。他与我们分享了自己朴素的梦想,希望能让每一位厦大校友和师弟师妹吃上一碗他研发、种植、生产的零农残米饭。

图片

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开展水稻杂交育种工作(左二陈小龙)

bat365在线平台是陈小龙农业研究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在厦大,他刻苦钻研,竭力汲取知识养分。如果将陈小龙的农学之路比作水稻种植,那么生于农家就是播下了农学的种子,刻苦学习稻作学则浇灌了农学土地,2014年成功进入bat365在线平台即是稻米成熟后的第一场收获。如今,陈小龙已将这一场收获的果实采撷,而后的年岁里,他还将不断地选种播种、施肥灌溉,培育更多饱满的果实。

02

赴稻之约 深耕不辍

从陈小龙走出大山,到回到大山,是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博士四年的漫长岁月,是2006年到2018年长达十二年的勇敢奔赴。2005年的他,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走出大山,去广东的电子厂上班;2018年的他,带着自己所学,又回到了家乡。

回乡之前,和其他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样,他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前途一帆风顺的高校就职橄榄枝,另一边是前路完全未知的初心与梦想,何去何从,着实令他伤透脑筋。在经历了长达六个月的自我挣扎与斗争后,他终于下定决心,选择了再次突破自我,追求本心,回到家乡开展农业研究,推动成果转化工作。回乡后,外界的不理解与质疑声接踵而来,他甚至遭遇到了家里最亲近人的反对。但陈小龙始终坚持认为,要想做农业研究,就应该去到一线。“在我力所能及的时候,我必须前往一线,去挖掘一些更新更深入的问题,去碰触农业研究领域的关键。”

图片

陈小龙查看稻穗扬花情况

2019年,陈小龙第一次正式开展生态种植研究和开发。这一年,生态模式生产稻谷每亩尚不足200斤,大米的销售收益更是不到500元。出师不利又接连遭遇疫情寒冬,这期间,陈小龙身上经常挂着各种“工伤”,比这更难的是还要忍受来自亲朋乡邻的嘲讽与责骂。但好在也不是一无所获,由陈小龙研发的稻谷第一次生产出来的粮食经检测,无任何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亦优于国家标准及欧盟标准。

图片

陈小龙收割提纯水稻种子

次年,在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组高度重视与帮扶下,陈小龙团队加强人才引进,开始了生态种养生产试验部署工作。粮食产量低,团队便一起讨论、探索,不断完善种植模式,增加生态种植密度;粮食加工、物流运输存在不足,陈小龙便前往实地考察,加强行业间交流沟通,不断完善生产供应链;没有自己的品牌,缺乏影响力,销量上不去,他又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稻心斋”。品牌得名于庄子之“坐忘”“心斋”,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朴素而深刻的思想。对于“稻心斋”,陈小龙给出了这样的阐释,他说,“稻作生产于大地之心,让劳作精神脱离体力劳动本身肉体的束缚,去真正感知宇宙,感悟稻之道,抛弃肌肉感官的辛酸苦辣,以虚无之心从事农业工作,无为而农。”

图片

稻鸭模式

随着生态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粮食产量也在逐年提高,从第一年的亩产不足200斤,到后面逐渐突破400斤、500斤,如今,稻鸭模式预期平均亩产已能达到600斤之多。产量的大幅提升得益于陈小龙团队所研究的生态系统食物链模式,例如稻鸭模式、稻鱼模式以及将一些昆虫天敌引入水稻田,整治虫害、预防病害、消除草害。这些模式方法蕴含着中国古代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界和谐的表现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态平衡;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则表现为人类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农作物生产时空结构和生态链规律从事农业生产以及相关的农业活动。

图片

祁山胭脂米

陈小龙十分注重中国传统耕作技术与现代先进农业技术的结合,他强调,我们不应该一味跟风欧美国家追求单一模式化,而应因地制宜创新现代农业种植方法。我国传统的稻鸭模式,桑基鱼塘,稻鱼模式等生态种养模式提高了作物生态、绿色、有机化程度,减少了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了纯绿色生产,有着独到的优势。将传统模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结合,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土壤种植条件,从而提高了作物质量与产量,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产出的作物能更好地适应国人体质,发挥农作物药物本源的作用,吃出健康的体格。因此,“药食同源”也是陈小龙及其团队一直以来提倡和追求的理念,以食为药,以食代药,从饮食出发,在满足代谢需求的基础上对人的身体进行调养。“这三年来,我和家人的身体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陈小龙欣慰地提到。

03

携稻同行 稻梦空间

图片

一粒稻谷的世界

数年来,秉持着“知行合一,实事求是,认真做事”的态度与理念,陈小龙及其团队在水稻生态种植上已逐渐形成规模,也取得了不少可观的成果。对于目前的成绩,陈小龙认为,自己和团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目前的成果来之不易,坚持更不易。需要高度重视合作交流,多了解国内外科技创新成就。在工作研究上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坚持不懈、好学不怕吃苦、耐得烦不怕脏,会享受自然带来的愉悦、收获创新的果实,从而将工作推而广之。谈及未来规划,他希望能利用自身所学,不断完善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出特色优质稻种质资源,挖掘地方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和研究蔬菜脱毒苗繁育工作,在乡村振兴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食物精髓在于药食同源,大自然的负氧离子助力健康农业生产,人类应该享受自然健康的生命里程。不管要多长时间,我都会亲自传递”,陈小龙话语中的坚定令人动容。

原音回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兴吾兴以及人之兴。所学之,教之;所获之,予之。把‘感恩、责任、奉献’装进胸怀,转化成特有的厦大感恩奉献基因,去奋斗,去耕耘,走向社会,给人民最好的。”

文 | 学生记者 刘阳阳、张琴琴

图 | 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 | 方晗瑜

审稿 | 杨颖 校友总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