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友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动态 -> 正文

厦大校友沈世豪作为第一作者的报告文学《毛泽东在闽西》出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23:39 浏览次数:

11738

2023年是毛泽东130周年诞辰,沈世豪、何英合著的《毛泽东在闽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毛泽东当年在闽西战斗生活的故事,不仅记述了毛泽东在闽西遭遇的难和险、展现的智与勇,也描写了一代伟人的深情大义和人生传奇,让读者了解毛泽东自闽西发源的思想理论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在闽西》的第一作者沈世豪是福建浦城人,长期在厦门工作,今年已80岁。耄耋之年,他依然笔耕不辍,花三个月时间跋山涉水实地走访闽西调研,最终完成这部近30万字的政论体报告文学。近日,厦门日报记者对话沈世豪,听他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闽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研究毛泽东的著述卷帙浩繁,《毛泽东在闽西》的特别之处在哪里?您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本书?

沈世豪:写毛泽东的书籍多,但鲜见作家学者对毛泽东在闽西的这段历史进行比较详尽的、全景式的梳理和总结。在毛泽东思想的宝库中,他在闽西的实践究竟具有何等位置?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认识与理解,更直接关系到闽西乃至福建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党史、军史、新中国史中应有的地位和贡献。

闽西是一片神奇的红土地,我们常到闽西采风,这本书的另一作者何英是上杭人,更是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2021年,我们应约撰写长篇政论体报告文学《方圆密码》,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毛泽东在闽西的时间虽然不长,从19292月到193410月,短短5年多时间,他在闽西“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民主建政”等却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闽西无愧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这一新发现让我们无比振奋。我们把这个发现向龙岩市委做了汇报,得到了他们的热情赞许和全力支持,这就是《毛泽东在闽西》这本书的写作缘起。

这不是我第一次写毛泽东的故事。1993年毛泽东100周年诞辰时,我写了《中国有个毛泽东》,这本书出版后发行量高达260万册。199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国有个毛泽东》名列“一本好书奖”获奖作品中的第一名。正因为有这段实践经历,事隔30年,我们再写《毛泽东在闽西》就有了自信和底气。

2AE7C

沈世豪(右二)与何英(女)在牛牯扑走访

花三个月实地调研,注重收集故事和细节

       问:毛泽东在闽西的革命实践资料分散且繁杂,如何让这些史料“活”起来?您是如何去还原史实的?

       沈世豪:这是一个历史厚重、主旨庄严、跨越时空的题材,我们深知写作此书的难度和高度,丝毫不敢懈怠。

20223月中旬开始,我们就沿着当年毛泽东的足迹一路寻访、考察、调研,走访了闽西的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还有原来属于闽西的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以及附近的建宁等地,从春寒料峭一直到酷暑的盛夏,整整花了三个月。

应当感谢沿途各地的宣传部尤其是党史办的同志们,不仅提供了丰富且相对准确的材料,还带领我们亲临现场,寻找当地了解毛泽东在该地史料的红军等革命者的后代以及乡亲。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仅了解史料、鉴定真伪,还特别注重收集故事和细节,从而获得现场感,这是政论体报告文学鲜活的灵魂之一。

例如,毛泽东避难永定岐岭镇金丰大山深处的牛牯扑,我们攀上海拔1296米的山峰,站在毛泽东亲手提笔的“饶丰书屋”面前,书中这样写道:“这是世界上最简陋的书屋了。毛泽东在闽西前后五年多时间,住过的地方太多,民居、祠堂、庙宇乃至古亭等,处处无家处处家。而今,走进这间书屋,伫立其中,凝思遐想,总觉得他老人家似乎刚刚离去,只要稍等片刻,那伟岸的身影和带着浓重湖南味的乡音,就会从门外闪现而来。”这不仅是我们的联想,更是真切的感受。

人物名片

沈世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68年毕业于bat365在线平台中文系。曾任厦门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有《中国有个毛泽东》《亚细亚的太阳》《陈景润传》等33部著作和长篇作品以及1500余篇短篇作品正式出版。创作并在央视等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30多部。


来源 | 厦门日报

编辑 | 李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