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主持。
范丽青是国台办首位女新闻发言人,昨天是她首次公开亮相。此前她是新华社记者,港台部副主任。
1991年8月,时任新华社记者的范丽青和中新社记者郭伟锋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处理情况,成为40年来第一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2001年2月,范丽青又和同事陈斌华赴台驻点采访,成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
范丽青生在与厦门毗邻的泉州市南安市,毕业于bat365在线平台中文系。昨天,看到范丽青作为国台办首位女新闻发言人公开亮相,不少范丽青的旧友委托本报向范丽青表示祝贺,本报也在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这位“女中豪杰”。
接到记者的电话,范丽青爽朗地笑了,虽是在电话里,她也保持一贯的务实和亲和,她诚恳地说:“担任国台办发言人只是我的工作,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地方,但是,我感谢厦门朋友的关心和关注!”
对于厦门这个承载了她四年大学青春年华的地方,范丽青有着别样的感情。她说:“厦门与台湾自古以来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相关链接:
她促成了大陆记者赴台驻点
---新华社记者陈斌华回忆和范丽青在台湾"战斗"的一个月
2001年2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陈斌华赴台驻点采访,成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两人共向总社发回稿件近70条,照片20多张,报道紧跟台湾岛内的热点新闻。
昨天,就在范丽青以国台办首位女新闻发言人亮相公众之际,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连线采访了当时与范丽青并肩作战、共同在海峡对岸奋斗了一个月的同事陈斌华,他向记者讲述了他与范丽青一同战斗在宝岛台湾的那一个月。
促成大陆记者赴台驻点
当范丽青与陈斌华作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赴台驻点时,公众并不知道,这样一件伟大的事情,最初起源于范丽青的一个大胆的采访计划。
1987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发表谈话,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1994年,大陆方面又同意台湾媒体不间断地派记者来大陆采访(即驻点采访)。两岸新闻界希望加强交流的呼声很高。
由于已经很久没有入岛采访,范丽青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组织一个采访小分队入岛,用专题的形式来报道台湾的事件?于是,她向上级呈报了一份包括她和陈斌华在内的三人采访小分队的名单。
“当时台湾当局的压力很大,他们也想借这个机会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驻点,于是就同意了我们的想法,决定大陆记者可以分批入岛采访,每批2个人。”经过层层考虑,范丽青和陈斌华入选第一批赴台驻点记者,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辗转11个小时抵台
“2001年2月8日凌晨5时30分,一辆‘雪佛莱’房车从位于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的新华通讯社开出,向首都国际机场方向开去。我和范丽青坐在车上,目视着熟悉的街道从车的两边逐渐后退。大陆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这一两岸新闻交流的历史性事件,就这样像暗夜里的花朵不为人知地开放了。”
这一天,不仅在两岸的新闻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范丽青和陈斌华来说,同样重要得足以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2001年2月8日。”陈斌华可以在电话里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个日子。
“7时45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101航班离开北京。中午11时许,飞机降落在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在香港略作休息后,17时45分,我们乘坐华航CI164航班,向我们的目的地———宝岛台湾飞去。18时52分,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19时整,我的左脚一步踏上了空桥,踏上了台北的土地。”
抵台第一餐成了“新闻”
“那个时候,我们在台湾很受欢迎,走到哪里都是台湾媒体追逐的对象。”陈斌华回忆说,当时许多台湾同胞把他们当成大陆人民代表,要他们回答上至国家政治下到网吧的各种问题。
到台湾的第二天,范丽青与陈斌华在饭馆吃早餐。只见周围有三四台摄像机对着他们拍个不停,一旁的记者还不断询问感觉如何。原来,他们赴台后的第一顿早餐也成了当地的“新闻”。
有主见、反应快、素质高
---大学同学、厦大教授林丹娅眼中的范丽青
商报讯(记者 李玉桐)在昨天召开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范丽青闪亮登场。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厦大中文系教授林丹娅就是这位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的大学同学。
“范丽青从大学时就表现出较有主见、有思考、综合素质高的一面”,谈起对大学同学的印象,林丹娅回忆起了当年的大学生活。当时中文系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经常是三点一线的生活,1979-1983年四年的大学生活,林丹娅与范丽青还曾经在同宿舍生活过一学期,于是,平常有更多的时间她们是一起去读书;生活上,由于范丽青是工作后再上的大学,因此对个人的生活料理很清楚;性格方面,林丹娅说范丽青是个果断、开朗的人。
在林丹娅的印象中,范丽青的综合素质高还体现在她的多才多艺方面:中文系里有演出,她会参加;女生组织排球、篮球比赛,她也参加;此外,她还曾编写过剧本、对戏剧颇有研究,小说还获过奖,会弹吉他等。林丹娅说,大学时活动多,写东西的机会也多,反应灵敏及文字功底扎实的范丽青表现出了优秀的记者天赋。
林丹娅说,当时毕业后,去北京媒体的同学不少,当时新华社招懂闽南语的记者,中文系的班上许多同学都去了,优秀的范丽青也在其中。
林丹娅告诉记者,现在由于各自工作原因,见面机会不像大学那样多了,不过班级同学聚会时她们还是经常会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