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渤海湾采油平台上一个皮肤黝黑的采油工人;48岁,他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大通的中国区总裁,经他之手的资金成百上千亿。虽然双手和脸庞依然黝黑,但这却被认为是高端人士的“标签”——只有常打高尔夫球的人才能有拥有这样的健康肤色。
32年间,他从一个普通的采油工人,成长为一个在全球资本界叱咤风云的投资银行家,这期间还经历过新闻记者、美国执业律师这些看上去没有任何关联的职业。最近,他又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华丽转身——放弃每年以亿元计的收入而转投港交所,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第一位“非港人”CEO!
他就是最近被任命为港交所CEO的李小加。他的人生,用“传奇”一词来形容也不为过。
感恩的心:以苦为乐,感谢苦难
“我认为人生的幸福和财富之间没有绝对必然的关系,我希望做一个感恩的人……”
有谁想过,今天风光无限的李小加曾经是个石油工人?现年48岁的李小加出生于北京,成长于甘肃。16岁那年,刚从技校毕业的李小加住在渤海湾“小破铁皮搭起来的采油平台”上一间小小的房间里,与14个青壮年轮流盯班、采油,为了顺利采油,冬天里顶着寒风去刮油管中凝固的蜡,业余仅有的消遣就是打打牌、喝点酒……
有谁知道,因为缺钱,后来留学国外的李小加整整6年没有回到祖国、没有见过父母,需要打工、洗盘子才能维持生活。也是因为缺钱,李小加差点与世界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擦肩而过……他写给美国大学的申请信也无奈地透露出一股“牛”气:“如果贵校需要申请费用,那就不用麻烦给我回信了。”
可是,回忆起这些苦日子,李小加却没有丝毫的怨言,在他的回忆中,这些日子也充满了幸福与快乐。“能当上石油工人,就意味着不用上山下乡了,而且吃饭是免费的,每年还有两双皮靴子,这在当时看来是相当幸福的。”在回忆留学国外那段苦日子里,李小加一付“知足常乐”的姿态。“到了美国,住的房子里有冰箱,有彩电,可以在家里沐浴,这是非常非常幸福的……”李小加连着用了好几个“非常”。“在美国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周末一大堆中国人去一个美国老太太家淘二手货,5美分居然可以买到一个台灯……”事实上,对于苦日子,他甚至充满了感恩。“因为吃过苦,使得今后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把这些苦事情拿出来做个对比,于是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排遣的了。”
有了乐观的心态,苦日子就不那么苦了;少了怨天尤人,就会多出时间去纯粹地思考;懂得感恩,机会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做石油工人期间,为打发时间,李小加抱着收音机学会了英文,恢复高考后,他就顺利地考上了bat365在线平台外语系。大学毕业后,李小加被分配到《中国日报》当了一名新闻记者。之后,不甘平庸的李小加申请了美国的大学,并凭借着一封“非免费勿扰”的申请信得到美国阿拉巴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的青睐。1986年,李小加来到美国,开始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
对于生活充满感恩之心的李小加,对于帮助过他的人更是牢记于心。李小加在美国读完新闻学硕士后,决定再攻读法学博士。虽然成绩达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要求,可是因为没钱,李小加只能无奈地拒绝了哥大。这引起了时任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爱德华教授的注意,于是爱德华教授专程打电话询问“你是被哈佛录取了,还是被耶鲁录取了?”李小加只得如实回答,由于没钱,他将去印地安纳大学。爱德华教授不敢相信:“是真没钱还是假没钱?”并让他第二天一早来哥伦比亚大学面谈一次,谁知李小加却表示:“明早不行!”——因为他买不起机票,所以只能坐火车赶过去。经过面谈,爱德华教授决定帮助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而李小加也因此幸运地成为了巴菲特、奥巴马等人的校友。李小加后来了多次提到爱德华教授是他生命中的贵人,而在爱德华教授退休后成立基金会遇到困难时,李小加更义不容辞地解囊相助。
激情的心:华尔街风起,投行界云涌
“才智过人、表达能力强、有亲和力都是作为一个成功投资银行家必备的素质,另外,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必须是满怀激情的……”
说到激情,只要看看李小加是如何在摩根大通论坛现场兜售中海油的股票就知道了。2006年4月26日至28日,第三届摩根大通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600名国际投资者、120家中国企业、45位中国专家及众多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开会当天,由于考虑到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中海油决定进行“闪电配售”,于是,负责摩根大通在华投资业务的李小加改变常规,临时决定在论坛上卖股票,他不仅当场宣读招股书,而且“大屏幕上打出‘中海油正在卖股票’的字幕”。结果很多投资者会议都没参加,先排队买了股票。“不到一个小时,中海油的股票就大大地超额认购了。”
虽然这样激烈的场面并不常见,但很显然,李小加拥有投资银行家要求具备的种种素质,这可能也是他放弃律师职业进入风起云涌投行界的重要原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毕业后,李小加幸运地成为一家全球性律师事务所达维律师事务所的一员,之后又加盟布朗伍德律师事务所,主要业务集中于证券及兼并与收购业务上。在此期间,李小加作为海外律师参与了第一批中国海外发行债券的全过程,并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的主承销商——美林证券。1994,因为觉得做律师视野太窄,李小加决定加入美林,从此踏入投资银行界。
在美林的9年时间里,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激情,李小加作到了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兼总裁的职位并牵头进行了涉及中国业务的多项重大交易,个个都可谓重量级的:价值10亿美元的中国国债全球发售、吉林化工2亿美元首次公开发售和在纽约及香港的双重上市、中国移动72亿美元股本及股本相关融资项目、中海油14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售和中国电信15亿美元首次公开发售……
尽管在美林功勋卓著,但出于“做得太久,总是想做一些新鲜的事,也该动一动了”的考虑,2003年3月,李小加离开了美林,跳到摩根大通,负责其在华投资银行的业务。这在当年的投资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相关媒体分析认为,李小加是摩根大通在中国攻城掠地、全面布局的一颗重要棋子。而李小加也没有让摩根大通失望:2006年,摩根大通在中国股票(包括香港)交易的账簿管理人排名榜中首次登上第一名的宝座,这一年也被媒体总结为摩根大通在中国的“转折年”,当年摩根大通共完成14个融资项目,9个并购项目,对比两年前其投行业务还排在10名以外,可谓进步神速。
然而,在摩根大通任职期间,最被人津津乐道,也是李小加最难忘的项目竟是一个失败的项目。2005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这起收购案被认为是中国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而广受关注。在这次收购中,李小加及其团队就像个红娘,为促成婚事可谓历尽千辛万苦,他四处游说、各方斡旋,不仅要说服女方(优尼科)本人,还要说服女方家庭的各个相关、不相关的成员;另外,还要克服来自男方家庭(国内监管部门)的阻碍。李小加这个红娘当得辛苦,虽然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此次婚姻没有成功,但回忆起此次收购,李小加也仍然是十分释怀的:“中石油收购优尼科这个项目本身实际上是为中国的企业,为中国的发展,包括中海油本身在世界范围作了一个不能再好的广告,它告诉世界,中国要走出来了。这个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对我个人来说,想到自己曾经是制造历史的一部分,这已经让我感到非常幸福了。”对失败的事情仍充满了激情,或许这种激情才会长久。
平静的心:放慢脚步,回报社会
“我们现在的这种活法是非常疲倦的、非常累的,几乎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都是拼命在赶,没有把时间留给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环境……”
“投资银行界是个加速折旧的行业,做了两、三年后,对人在精力、健康各个方面的折旧可能相当于别的行业五六年的折旧,所以这个行业是给年青人的行业。”尽管在投行界做得风生水起,但已在投行界打拼十几年的李小加并不是个只顾埋头向前跑的人,对于生活、对于幸福,他有自己的理解,该慢下来看风景的时候,他就成了个懂得放弃的人。
相比投行,港交所的工作更多是事务性的,而薪资水平也与投行无法相提并论,上任港交所CEO周文耀每年薪酬约1300万港元。难怪香港著名的媒体人罗绮萍对于李小加当选港交所CEO如是评价:“更重要的是,李小加愿意放弃每年以亿元计的收入转投港交所……正如他自己所言,现在钱赚到了,是回馈社会的时候了。抱着这种心态出任港交所行政总裁,已经成功了一半。”
当问及人生最大的成就时,李小加露出他一贯的笑容:“三个儿子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成就。”他也在采访中表示,妻子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对家庭的深情,让李小加这个在资本战场上拼杀的战士多了几分柔情与蜜意,也让我们对他新的去向多了几分理解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