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航空航天学院“空天情怀•长汀记忆”读书沙龙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小报告厅举行。
读书沙龙结合航空航天学院追溯至厦大内迁长汀创办机电工程系、航空工程系的历史渊源,挖掘梳理了内迁长汀时期从机电工程系、航空工程系走出的校友学长故事,选取最能代表校友学长浓厚家国情怀的叙事文本,在现场进行精彩片断的朗读,并特邀校友学长和在校师生同台朗读和分享求学长汀的记忆。
用朗读致敬航院人的家国情怀
在内迁长汀的艰苦岁月里,厦大先后创办厦大工科,1940年创办机电工程系,不到几年就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第一大系,1944年创办航空工程系,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办航空教育的高校之一。故校长萨本栋,校友邵建寅、周咏棠、陈一坚、王祖浒、王南寿……一批灿若星辰的名字,照耀着航院师生矢志前行的空天报国之旅。
为了更好地传承校友学长的家国情怀,读书沙龙精心选取了《我的厦大老师》、《萨本栋传》、《天南地北厦大人》、《陈一坚自传》、《文史资料选集》、《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鼓浪屿故人与往事》等书,在全院师生范围内广泛宣传、认真阅读。活动现场胡文煜、薛婧雅、徐梦婷、常昊等4位学生,林麒、祝青园等2位教师代表,都一一进行了深情的朗读。
以访谈踏寻内迁长汀的岁月印迹
在读书沙龙现场,特邀嘉宾的“亮相”让观众们激动起来。1943级机电工程系校友邵建寅学长,1957级校友佘明培先生的夫人佘施淑好女士,航空工程系第一届学生1944级王祖浒学长的女儿王人慧女士、女婿张惠平先生,来到读书沙龙现场,说起长汀求学的故事,说起老一辈校友学长航空报国的梦想,不仅嘉宾热泪盈眶,在场的师生们都被深深地感染了,全场不时响起自发而热烈的掌声。
邵建寅先生今年已届93岁高龄,他动情地回忆起当年长汀被敌机轰炸时,自己所住的宿舍不幸被炸中(幸好他不在宿舍),在校园里“晃悠”时看到萨本栋校长,“萨校长站在废墟中,有点无奈、却仍是刚毅的表情,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敌机来炸时,萨校长从来都是最后一个进防空洞;轰炸结束时,他又总是第一个走出防空洞。”邵建寅先生还在现场把自己清晨四点起来手写的稿子朗朗读出:“时间真快,转眼之间,我们这一级(1943级)已毕业七十一年……我们对在长汀三年求学的历程有特别的感受,当时在艰困中培养出来的奋斗精神,成为今日求上进的原动力……今天,七十一年后的今天,寻根求本,饮水思源,我们该向母校和师长们谨致衷诚的谢意,谢谢他们栽培和教导之恩”。
94岁高龄的1945级航空工程系校友王南寿学长远在美国,特地为读书沙龙录制了一段视频。他说,那时候尽管内迁长汀条件艰苦,但同学们都为能够有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而备加珍惜,学校纪律严、要求高,大家也都精神十足,“我们都很爱读书,学习用功,每天都是匆匆忙忙地背着书包窜来窜去。”
王祖浒先生的女儿王人慧女士,深情地说,父亲从1944年入学厦大航空工程系开始,就迈出了圆航空报国梦的第一步。父亲88岁时写下《中国梦,我的航空报国梦》一文,“书中根本看不到家庭的影子,可以说,父亲一辈子把心都扑在事业上,把心都放在国家和党的身上”。张惠平谈到,三十多年前,王祖浒带着5名发动机专家去美国谈发动机项目合作事宜,美国政府知道这些人都是中国顶尖专家,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想方设法要挽留他们,甚至不惜编造他们所乘坐的飞机有炸弹的谎话阻挠他们回国,但他们都不为所动、坚持回国,“这就是老一辈航空人为国效忠的精神”。
我国“飞豹飞机之父”、航空工程系校友陈一坚院士也通过电话,为航院师生送来了老一辈科学家深切的期盼。他嘱咐大家要以学院启用新大楼为契机加快发展,努力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增共鸣传承空天报国的不变初心
一段旧时光,在校友学长和在校师生同台朗读分享中鲜活起来;一种为国家民族发展“放一异彩”的永恒情怀,通过读书沙龙活动在学院师生中激荡起来。不少师生频发朋友圈,纷纷点赞读书沙龙。他们亲切地称读书沙龙为“航院版朗读者”。 同学们纷纷表示,深深被老一辈航空航天人的报国情怀所感动。有学生称邵学长是自己的榜样,“今日一见,三生有幸”;有同学自曝,自己听着听着就不禁落泪;有同学参加完活动后油然生出一种“有幸是厦大人”的自豪感,更有一种“止于至善”的责任感……王人慧女士也表示,读书沙龙令“我们也很受教育和感动。”邵建寅学长表示,“读书沙龙很有意义,把精神传导给更多的同学。”
该沙龙是航空航天学院学生党支部在97周年校庆之际,为献礼校庆而举办的“固定党日+”主题活动。活动瞩目学科特色,意在通过回望历史,引导航院师生传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不忘空天报国的初心与使命,在新时代建设航空航天强国的征程里展现新作为。
翔安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峰,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洪永强、常务副院长尤延铖、副院长孙道恒、副书记郑镇锋和洪春生等一行,参加了读书沙龙活动。